深夜,深山,古寺,一个地产人推开方丈的房门。
“大师,你让我三更来见你,是不是有特别重要且私密的话要给我说?”
“是的,但主要原因是——我今日饮茶过多,失眠。”
地产人瞄了一眼桌上的茶杯,开门见山:
“大师,我做房地产10年了,没见过现在拿地的架势,很多事情越来越看不懂了。”
“你在寺里住了5天了,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哦,咱们寺院占地200亩,容积率不足0.1,背山面湖。三进院落设计,分为主殿、配殿和僧舍……”
“施主!你中毒已深!”
方丈提高了声音打断他说下去。
“咱们从最简单的开始聊吧......你看这个杯子的花纹,看到了什么?”
“山,无边无际的山……哦!大师,你上次说,做事的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是不是想告诉我还没达到第二境界?”
方丈微微停顿,目光深邃,说道:
不是。
杯子空了
帮我倒杯茶。
地产人恭恭敬敬,为方丈倒了茶。继续说道:
“大师,恕我愚钝,还请明示。”
“杯身上半部分,白色为天;下半部分,绿色为山;中间以天青色过渡。用此杯喝茶,就如同把天高地阔握在手中。
但我更想让你看的,是“空”。政策不要管,宏观面不要管,存量和去化周期不要管,目空一切,就会拥有一切。”
“那也不能拼了命的抢呀,面粉都比面包贵了。”
“你昨天在厨房,可曾见我几个徒弟为了一碗粥打架?”
“大师是说,僧多粥少?”
方丈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微微点头。
“大师,我特想打造一个精品楼盘。但老板要求3个月预售,一年卖完。我该怎么跟老板说我的理想呢?
“你再看看这个杯子,想到了什么?”
“大师的意思是说,让我约老板喝茶,巧妙的告诉他?”
方丈摇摇头:
“那样,老板可能会给你点一份炒鱿鱼。”
“那大师的意思是......?”
“这小小的一只杯子,就需要从拉坯、利坯、补水、上釉,中间经过日光的晾晒,火的炙热,才能烧制出一个精品。”
地产人的眼神,忽然暗淡了下来。
“大师,我懂了。可是我们这个行业,慢不下来呀。”
“我佛常说: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施主即是快枪手,就不必想慢工活了。”
说完,方丈又抿了一口茶。
地产人眼睛一直盯着杯子,寻思着,既然谈不了理想,那就谈点跟钱有关的吧。
“大师,我们的楼盘叫“御皇华府”,品质不错,广告也高端大气上档次,为什么没有隔壁的“春风渡”卖的好呢?”
大师放下杯子,拿出一张照片,推到地产人面前。
就是下面这张:
“这个杯子,灵感就源于这照片上的景象。如果让你为此杯取名,你叫它什么?”
“大师,应该叫‘一统江山’吧。大气,还贵。”
“俗,现在的客户早不是土鳖了。现在你可知道,为什么卖不过春风渡了?”
“那依大师之见,该叫什么名字。”
“一半天青,一半山绿,取名‘半山绿’”。
地产人若有所悟,沉默了片刻。
“大师,这个杯子真的很有文化,但大家会为文化买单吗?”
“那你告诉贫僧,今天大殿里那位女施主,为什么捐了1万元?”
“你说的是裙子超短E罩杯的那位吧。肯定是钱多了呗。她背的是LV的包,带了一块百达翡丽,丝巾是爱马仕的,手里拿着路虎的车钥匙,她的小蛮腰还……”
“打住......皆因本寺所在的山,叫郎君山。这位女施主是来求姻缘的。”
方丈接着说道:
“你可知新加坡旁的项目为何被吐槽,就是没文化啊。我寺的扫地僧都不会那样做广告。”
地产人点头认同,但有一丝不耐烦:
“大师,您说的很有道理,可为什么总绕不开杯子呢?”
“因为你们这个行当,充满了杯具。”
地产人微微一惊:
“请大师明示。”
“房子卖不好,你们杯具;卖的太好,还没买房的人杯具;所有人都盯着房子,中国经济杯具。
实不相瞒,贫僧也是看到了这点,才皈依佛门的。”
不知不觉,已是后半夜。
山风透过窗,吹散茶杯上的热气,像一团迷离的云雾。
“大师,您今天只用一个杯子,就给我说了很多,但我似乎还需要点拨一下。”
“拿起杯子,看看底部是什么。”
地产人举起杯子:
“大师,是一个‘空’字…… 我懂了,您是让我目空一切、放空心灵。对吧。”
“呃……我是想说,贫僧法号‘井空’。此杯正是那位女施主定制而赠……她平时喊我空儿。”
忽然,地产人的眼睛里,有道光闪过。
“大师,我现在真的顿悟了……你们,你们还缺人吗?”
方丈摇摇头:
“你还年轻,没必要遁入空门。若想在地产这个狂躁的行当里不急不躁,可以用这款“半山绿”杯子。
每天看到它,就仿佛置身于苍山林海。
在地产江湖上
有一位少侠
真叫卢俊
去他的微店里就能买到。
机智如你,一定看出来了。
这是一篇严肃的广告。
为什么这款杯子,值得放在你的桌子上?
施主,请往下看
这么漂亮的妹子,哦不,杯子
我带个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