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其不意的“新政”似乎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因为北京楼市已经执行了最严格的限购,而与北京限购力度相同的上海,在处理完“新政谣言”后重申:将继续维持3.25新政。
北京何以再加码楼市限购?
房价上涨或许是个理由,但房价上涨的城市不只是北京,更有上海和深圳,这两个城市目前都没有新的动静。从8月份开始,调控动作频频的主要是强二线城市,包括合肥、南京、厦门、武汉、天津、苏州等城市。这些城市本身没有任何调控,针对房价上涨有所动作也是十分合理的。
如果房价上涨不是理由,那又是什么促使北京出台了此次调控呢?
在“分城施策”的去库存大背景下看,我们也许能发现些许端倪。我们曾经希望借助分城施策来消化三四线城市的库存,但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需求不会自动去三四线城市完成买房的“壮举”,反而会加速购进一二线城市的房产。北京接下来要启动大规模供地,目的也很明确,继续给那些无房族提供普通住房,为了保证接下来的大规模放地不会形成地王效应,以致成为房价暴涨的催化剂。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先行出台政策防止房价暴涨的逻辑也就十分清晰了。
但此轮大规模放地却与以往不同。因为北京已经明确提出要控制人口,控制人口是残酷的,换句话说,首付提高肯定会伤及一部分急切买房的外地刚需,由于北京已经实施限购多年,获得买房资格的外地人有很多。相对于庞大的外地刚需,北京希望接下来这批中小户型能够由优质的刚需买走,这次北京9.30新政就好比一个筛子。北京希望控制人口,但却不能让优质刚需流失,提高首付实现吐故纳新也是一种方式。
除了上述目的之外,在笔者看来此次北京9.30新政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分散金融风险,逻辑大致是这样的:
由于北京市场的豪宅化,房地产实际上已经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投机者对风险十分敏感,他们不会成为彼此的接盘侠,这个游戏有玩不下去的风险,而中小户型的出现,让普通人有了入市的机会。而随着普通人的加入,风险有了分散的可能。这是另一种“就市”。
随着北京限购的加码,笔者认为,接下来新一轮调控会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全面铺开。这些城市都会遵循这样的一个逻辑:提高首付、放量供地并限制地王。这些政策的出现,最大的目的仍然是保住现有的房价,因为房子已经卖出去了,大量的贷款都已经放出去了,房价涨得这么狠,稳一稳是有必要的。
本轮新政有着明显的降杠杆的痕迹,降杠杆意味着能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金融系统的稳定有多重要,就不必我多说了。
对于一线楼市来说,永远不缺需求,接下来要做的是放一部分刚需进来,而对于强二线城市来说,他们也较强的补血能力,周边人口和自身产业优势都能够成为房价的支撑点,当年的郑东新区不就是这样由鬼城变成真正的热土了么?
接下来,放几张图,希望你们能理解本轮新政的逻辑,从全面放松到分城施策。
央妈还没动作,房地产还得稳一稳。
2014.9.30
2014.11.21
2015.2.28
2015.3.1
2015.5.10
2015.6.27
2015.8.25
2015.10.23
2016.1.2
201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