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个人的公积金花得越来越难,只能眼看着它不断贬值

发布日期::2016-10-05浏览次数:158

摘要:本轮限购有多个城市下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说,公积金贷款愈加鸡肋。比如:苏州,家庭二次公积金贷款额度由70万下调至50万,个人额度由45万下调至30万。济南,佳通公积金贷款额度由70万下调至60万,

本轮限购有多个城市下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说,公积金贷款愈加鸡肋。比如:

苏州,家庭二次公积金贷款额度由70万下调至50万,个人额度由45万下调至30万。

济南,佳通公积金贷款额度由70万下调至60万,个人额度由40万下调至30万。

公积金其实一直很鸡肋

缴存比例差距非常大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公积金制度是保证住房需求的重要方式,但在不同的公私单位,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差距非常大。前者公积金缴存比例非常高,后者通常比较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公积金制度实际上给tizhi内人群提供了极好的购房支持。而大多数人私营单位职工由于公积金缴存比例较低,真正用公积金买房的人又比较少。

公积金制度改革滞后

2015年是公积金松绑的关键之年,首先首付比例下调至20%,再次,利率下调至3.25%,最后公积金用途放宽了很多,比如可以为家庭成员治病,甚至可以支付物业费。但这些不解决根本问题。

公积金同样面临经济下滑压力,2016年上半年,公积金缴存比例做出调整,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降低缴存比例也可以缓缴。房价在上涨,公积金买房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少人不得不选择透支公积金来支付房租。

公积金使用状况

2015年的公积金使用报告显示,公积金缴存额度保持稳步增长15%以上,但在发达地区,公积金基本上只能躺在账户里,北京2015年公积金实际使用人群和缴存人群比例达1:65,每65个缴存职工中只有1个人使用过公积金贷款。

同时国企人数少,但缴存额占资金池的大部分,民企人数多,缴存额度占资金池的比例却非常低,2015年民企缴存总额仅占比19%。

现有的公积金实际上已经和银行是一回事了,多数人存钱,少数人贷款,只不过公积金使用更加严苛,导致大多数人即使想使用它都很困难。公积金又让少数人能够以低贷款成本买房,充当了少部分人财富增值的垫脚石,换句话说“劫贫济富”。虽然各地正在尝试将农民纳入这一体系,但好像并不讨好,原因很简单,农民工缺乏购房资本,却为这一体系“充值”资金。

人口老龄化想到了公积金?

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很多地方下一代人已经无法养上一代人了,养老账户亏空非常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到了公积金。原因是公积金使用率偏低,结余比较多,虽然属于拆解的方式,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公积金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公积金到底是什么?

虽然公积金本质上是个人收入,但由于现行制度问题,公积金这部分收入实际上被“冻结”了。我们都知道经济差的地方公积金使用率低,经济好的地方公积金使用率相对较高,但越好的地方公积金越扭曲。目前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限购,又进一步降低了公积金的流动性。

取消公积金,难!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更难!属于职工个人的这笔钱花得越来越难,只能眼看着它不断贬值。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