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重走长征路”大型系列报道】云南威信:地处“鸡鸣三省” 资源“待嫁闺中”

发布日期::2016-10-10浏览次数:204

摘要:崭新的水泥路通往大山深处的村子,村民骑着摩托车往来穿梭,一幢幢白墙红边、富有川南特色的房屋鳞次栉比,红色气息充满了村落…… 这是一名为“龙洞”的村子。 “重走长征路”媒体采访团 通往采访目的地途中 其隶属威信县水田镇,眼前的景象则是威信扶贫成果的一个缩影。资料显示,威信县是一块红色热土,其中1935年2月,红军由四川叙永石厢子进驻威信县水田寨,并在此召开了“扎西会议”,成为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转折。 9月26日,威信县政府党组成员、脱

崭新的水泥路通往大山深处的村子,村民骑着摩托车往来穿梭,一幢幢白墙红边、富有川南特色的房屋鳞次栉比,红色气息充满了村落……


这是一名为“龙洞”的村子。










“重走长征路”媒体采访团


通往采访目的地途中


其隶属威信县水田镇,眼前的景象则是威信扶贫成果的一个缩影。资料显示,威信县是一块红色热土,其中1935年2月,红军由四川叙永石厢子进驻威信县水田寨,并在此召开了“扎西会议”,成为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转折。








9月26日,威信县政府党组成员、脱贫攻坚指挥部专职副指挥长王旭东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威信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此前多年受制于交通等制约,优势资源却一直“待嫁闺中”。








本报记者 柴刚 昭通报道


“扎西会议”力挽狂澜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








威信县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被称之为“鸡鸣三省”


其所辖的水田镇境内,一处风景如画的苗寨,名为“湾子” 村,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文化,隐藏在一片深山密林里。寨子旁有一条崎岖而狭窄的小路通向附近深山,宽度只够两三个人并排行走。1935年2月,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沿着这条小路从四川走进湾子苗寨,第一次进入了云南地界。这个苗寨,因此也被称为“长征进入云南第一村”。










威信县政府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 “遵义会议”初步解决了自五次反“围剿”及长征以来党内错误的军事路线问题,但并未就会议形成一个正式的决议,以博古为代表的错误路线仍在中共中央执行。中央红军撤离遵义后,分左、中、右三路北上,向赤水挺进,准备在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威信县党史办主任李朝洪描述,当时国民党方面集中36个团的兵力沿江布防,同时12个旅的兵力尾随追击,阻止中央红军北渡长江。


“中央红军当时处于国民党及其他方面敌军的大包围下,丧失了渡江条件。”李朝洪介绍,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决定弃北渡长江计划,改向云南东北部的威信扎西地区集结。






史料记载,1935年2月4日,各路中央红军开始向扎西地域开进。2月5日至10日,中共中央在威信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该系列会议被统称为“扎西会议”。李朝洪介绍,威信当时全县约7万人,有3000多子弟积极参加红军。资料显示,红军主力北上后,由中共中央在扎西组建的中共川南特委和红军川南游击队,及其发展领导的红军云南游击支队,坚持敌后武装斗争12年,2000余名干部战士几乎全部牺牲。










当年中央红军从这条小路自川入滇,被称之为“红军路”


“扎西会议”解决了“遵义会议”提出的而未能解决的问题,决定以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中央负责,从组织上保证了毛泽东行使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标志着 “左”倾错误路线最后终结,彻底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成为红军长征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转折。“扎西会议”被列为红军长征35个重要事件之一,1987年,地处水田寨“中央红军军委总部驻地旧址”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田寨中央红军总部驻地旧址


资源“待嫁闺中”


“威信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9月26日,王旭东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但此前多年来受制于交通等制约,优势资源“待嫁闺中”。


他称,威信县红色资源、自然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极具开发价值。 当地政府提供的资料描述,以水田镇为例,其境内旅游资源禀赋良好,主要景区景点有“三寨一会址一基地一峡谷一河域”,三寨指湾子苗寨、河底彝寨、弯头石寨;一会址指花房子会议会址;一基地指龙洞党性教育基地;一峡谷指河底“果哈峡”;一河域指河坝村宽滩河域。其中花房子会议会址作为“扎西会议会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中宣传部确认并公布为云南省唯一的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水田镇镇长龚尚昆告诉记者,其中,湾子苗寨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云南省第三批文明风景旅游区,选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被评选为“云南省30佳最具魅力村寨”。










湾子苗寨的紫薇古树及景色


湾子苗寨、龙洞村等变化是威信脱贫攻坚的缩影。王旭东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威信县此前因交通等劣势,上述资源优势鲜被外界所知。资料显示,过去5年,威信县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稳步发展,城镇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1%和20 .2%。








苗寨主人用苗族最热情的方式迎接远方的客人


他介绍,威信如今已提前开工规划所剩建制村公路58公里,今年底前将全面实现建制村公路全硬化、组组通公路目标,全县境内的村民可以像龙洞的村民一样,自由穿梭于结实的公路上。


来自威信县政府的规划描述,“十三五”时期,该县突出脱贫、交通、产业、城镇、教育、生态六大战略重点,建设“四大基地”。其中,依托自然景观、民族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把威信打造为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旅游休闲基地;依托生物资源的比较优势,把威信建设成为云南重要的生物资源加工基地;依托宝贵的红色基因,把威信建设成为云南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颇为欣慰的是,成都到贵阳高铁的即将完工、隆昌到黄桶铁路的开工,威信县将彻底结束没有铁路尤其是高铁的历史,其“待嫁闺中”的尴尬或许也随之而解。


“威信准备打破地域限制,纳入贵州等地类似优势资源,整合“红”、“绿”大产业。”王旭东称。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