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免费的买房询价工具
近日,人民日报发布《莫让资金“脱实入房”》引起热议,文章中提到,社会的资金池就那么大,如果“水”大量涌向房地产行业,就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挤出效应。没有足够的资金,实体经济难以创新发展,而炒楼并不创造就业,彼此的影响无法抵消。房价最终是靠不断聚集的人口作支撑。丧失了实体经济的吸聚效应,楼市暴涨可能是一场虚假繁荣。
文章主要以上市公司靠卖两套学区房保壳为例,表达了现时代的房地产之热,上市公司辛辛苦苦打拼半年,还不如卖掉两套学区房赚钱来得快,楼市之热与实体经济之难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实体经济正值艰难的转型时期,民间的固定资本在实体经济中遭到重创,纷纷流向保值增值比较强和赚钱比较快的房地产领域,实体经济就出现了“资产荒”。资金在实体经济的出现周转不灵,也就造成了国内经济的不景气,房地产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经济支柱。房地产绑架了国内的经济,看似繁荣的房地产市场就变成了一只高傲的老牛,不断地狂奔,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房地产泡沫。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房子始终是房子,它的本质永远是居住功能,在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投机,把房价炒得远远高于房子的价值本身,都是一个危险的行为,真正能支撑国内经济的只有实业。国庆期间,多个城市出台限贷限购等措施,向房地产“泼冷水”降温,这几天的结果看来,这一轮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能稳定房价,让房价回到预期状态,但是实体经济依然低迷。
对实体经济最大的冲击,恐怕是以马云为代表的电商时代的来临。淘宝、天猫、京东等一系列的电商大平台,以方便、便宜、和快速迅速抢夺了大众的眼球。但也有人担忧,在挤掉了要求更高的实体店铺之后,这些充斥假货和劣质产品的电商平台,真的能长久吗?
还有2016年10月12日起实施的支付宝超额提现开始收费。今天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个人在ATM的转账也会在24小时候才能到账,这无疑是在限制人民币的周转速度,自然也是在减少衍生货币的产生,让货币流动性慢下来。
很多人都把房价高企的原因归罪于货币的超发,导致货币不值钱,显而易见的是,这部分所谓超发的货币通通都流进了房地产这个大窟窿里。个人信贷的放宽,更多的人都把钱投到房地产去,数据表示,今年八月份新增贷款9000亿元,其中6700亿是住房贷款!
缓解“房产热”而“实业冷”的矛盾,除了这类的调控政策以外,最终还得依靠优化营商环境,让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