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房价保不住,汇率也不可能保得住!

发布日期::2016-10-13浏览次数:154

摘要:10日,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7。专家们认为,这是“以价保量”的一种策略,毕竟消耗外汇来稳定汇率越来越困难。仅这一年来,外汇储备就减少了8000多亿美元。 向来汇率和房价的关系被媒体热炒,最热的恐怕就是“保房价还是保汇率”和“走俄罗斯模式还是走日本模式”这两个话题了。 今天我们聊聊第一个话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保房价和保汇率是二选一,还是一损俱损? 我先亮明我的观点,保房价和保汇率很难真正做出二选一,更多情况下是一损俱损的结局。至于理由,容后再表。 房价和汇率二选一的逻辑基本如下:

10日,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7。专家们认为,这是“以价保量”的一种策略,毕竟消耗外汇来稳定汇率越来越困难。仅这一年来,外汇储备就减少了8000多亿美元。


向来汇率和房价的关系被媒体热炒,最热的恐怕就是“保房价还是保汇率”和“走俄罗斯模式还是走日本模式”这两个话题了。


今天我们聊聊第一个话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保房价和保汇率是二选一,还是一损俱损?


我先亮明我的观点,保房价和保汇率很难真正做出二选一,更多情况下是一损俱损的结局。至于理由,容后再表。




房价和汇率二选一的逻辑基本如下:


我们都知道,为了稳定经济,降低债务成本,2015年央行累积下调利率幅度达20%,信用扩张惊人,银行很有钱,但钱没有按照央行预期的路径流入实体经济,反而全部被房企和购房者买地和买房了。于是地价和房价双双暴涨,在这里有一个被大多数认同的观点:人民币汇率下跌加上资本管制,资本为了保值不得不选择进入楼市。如果不希望资本外流稳住汇率,就得收紧信用,最极端的就是如日本一般提高利率,甚至不给房地产贷款,房地产没有信用支持,价格必然下跌。


一个悖论


从根本上来说,汇率水平是由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决定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经济持续向好,企业经营正常,居民收入水平会稳定增长,收入水平增长了购买力也会增强,于是有了配置资产的需求,房价等资产价格肯定会上涨。这样一来,国际资本也会涌入国内,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


如果房价保不住,银行坏账率会大幅增加,这个窟窿怎么补?最后手段可能还是超发货币,然后是通胀水平大幅增长,资本难道不会出逃?结果是汇率也保不住。


问题出在哪?


众所周知,由于经济换挡,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调结构势在必行。在换挡过程中,潜在问题又接二连三暴露出来,比如制造业产能过剩、ZF和企业高负债、商品房库存严重等问题。


为了给转型提供宽松的环境,降低资金成本势在必然,央行于是给我们设计了这样一条完美的转型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所有的问题都能完美解决,可谓一石三鸟。


高企的债务可以通过低息贷款来滚动置换,最终实现债务水平稳步降低;


至于房地产库存问题,也可以通过降低房企融资成本和购房成本来解决;


至于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也可以通过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解决。


央行降低利率,原本是这样想的,我给你们提供低成本的融资环境,你们赶紧趁机把高成本债务变成低成本债务,买房子成本也降下来了,赶紧去买房子去库存,产能过剩关停成本也降下来了。


这样一个“完美”方案完全依托于宽松的货币环境,但市场各方都不傻,你既然宽松,我正好可以借机玩杠杆炒楼。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只要货币一宽松,在热钱逐利的情况下,杠杆投机都难以避免。结果所有买房的人都赚了,央行被骂惨了。最后央行干脆不动弹了,让地方ZF直接动用行政手段限购吧。


那么房价和汇率会怎样?


我在前面说了,房价和汇率基本上会是一损俱损的结局,显然这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于是


我们选择放水,但放水的副作用又很明显,后面回旋的余地将越来越小。最后没办法了,只能限制资本自由流动。对于人民币和美元强相关性来说,在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者之间只能同时得两者。显然我们目前选择了独立货币政策和相对固定汇率,放弃资本自由流动。


在人民币超发被截留在国内,再加上实体羸弱的情况下,貌似房价和汇率很难一损俱损。


在强市场的环境中,房价的确难以和汇率共生,只能二选一。在市场主导的行业中,价值回归是必然的,出清也是必然的,但现在我们却拒绝市场调节。最直接的表现是M2增速低于M1增速,民企融资投资意愿下降,有没有觉得国进民退越来越明显了,即使是在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