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去,中国房地产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哥易主,惹得房产人既有几分讶异,又带几分期待。
10月10日,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9月销售简报,今年累计销售额已达2805.8亿,以177亿元的差距超越万科,全球房企“一哥”不再姓“万”,从此姓“恒”。
有人提出疑问,恒大的成功是否纯属侥幸?其实,细心分析数据则会发现,恒大的“弯道超车”早已注定。它不仅在销售规模上已超越万科,还已在总资产、营业收入、现金余额等核心指标全面超越万科:
(1)核心数据全面领先:半年报显示,恒大中期总资产、营业额、核心业务利润、现金余额等各项指标均领先行业,分别较万科高2876亿、127亿、25亿、1401亿。
(2)销售面积持续领跑:9月完成销售面积515.8万平方米, 1-9月累计完成销售面积3457.7万平方米,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分别超万科302.4万平方米、1465.6万平方米。
(3)权益销售行业领先:9月30日,克而瑞发布2016年1-9月权益销售榜,恒大累计权益销售额已达2668.1亿,持续位列全国第一,较第二名万科高774.4亿。
(4)增速远超万科:2009年至今,恒大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余额分别增长15倍、24倍、16倍、15倍,而万科分别为4倍、3倍、3倍和2倍。
自2009年上市至2015年,恒大销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近两年高达50%以上,而今年前9月已较去年全年大增39%,料其今年有望大幅增长100%。万科近年年均增长率约为20%。
数据显示,恒大2009年销售仅303亿,万科同期634亿是恒大2倍多,此后几年双方差距不断缩小,但近三年仍相差70%、62%、30%。今年恒大销售更为强劲,仅用9个月就实现了反超,创造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奇迹。
20岁恒大如何逆袭32岁万科?
1984年,万科成立于深圳,并早在1991年上市。12年后,恒大成立,2009年上市。分析认为,恒大起步足足比万科晚12年,2009年上市时年销售额303亿不足当时万科的一半,仅不到7年时间,恒大即实现了9倍大幅增长,取而代之成为全球房企“一哥”,反映了其强劲稳健的增长势头,强势拉开与同行的差距。
恒大与万科年销售额从500亿至1000亿,均用了三年。但达到千亿规模后,恒大增速明显高于万科,其从1000亿增至2000亿仅用两年,万科则用了四年。今年恒大更一举反超,其中,单月销售亦连续三月大幅高于万科,领先幅度分别达57%、141%和87%。再次凸显了其稳健快速的发展势头。
恒大的成功源于20年来内功修炼而成,也源于许家印“民生地产”的初心。
1996年抓住机遇,在内外部环境严峻的情况下,毅然进军房地产,并于首个项目采用短平快的销售策略,迅速打开市场。此后,其多次把握住市场风向,带领恒大接连拓展市场、香港上市、多元发展,成为行业龙头。
在他的带领下,恒大就如一块巨大的海绵,海纳百川,“铁一般”的企业精神、工作作风和企业宗旨,塑造了高执行力,高战斗力的团队。从战略层面上针对企业不同阶段,恒大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并每三年制定一个“三年计划”,确保企业稳健快速发展。从管理层面,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标准化运营模式以及民生地产的产品定位“三位一体”,大大满足了房企高速发展的需求。
秦朔表示,从产品角度看,“恒大模式”的特点是建设大众化精品住宅,并通过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许家印是松下幸之助“自来水哲学”的信徒。
“自来水哲学”就是“以优良的品质,用消费者能购买的价格,把商品像自来水一样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出来”,由此延伸出的基本经营方针是:质量必须优先,价格必须低廉,服务必须周到。
这也是恒大“民生地产”的基本理念。
在秉承“产品为王”的原则下,恒大制定严格的精品工程标准,打造环节精品,并通过强有力的成本控制,使产品实现高品质、高性价比,且全国唯一实施全精装交楼及无理由退房举措,进一步推动销售持续畅旺。此外,大规模快速开发的高周转模式保证了充足的市场货量。
有业内人士表示,恒大的成功,为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不断改革、完善供给端,调整产业结构,生产出质量好、价格实惠的民生产品,满足市场真实需求,恒大的产品定位贴近民生,为市场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与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高度契合。
未来的恒大:岂止于大?
今年以来,楼市分化加剧,近期更是多地调控升级,恒大仅用9个月提前超额完成3000亿年度目标,与其产品品质、成本控制能力、定位刚需、大规模快速开发等优势密不可分。
恒大目前已进入《财富》2016世界500强,位列中国500强43位。业内认为,不断增长的业绩将推动其营收继续创新高,预计明年世界500强排名将大幅提升著名财经观察家秦朔近日发表文章称,恒大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舞台的主角,目前恒大多项经营指标均超过了万科,估计万科很难再反超。
未来,支撑恒大保持“一哥”地位的正能量来源何处?充足的土地资源与资金储备无疑是最坚实的后盾。中报显示,目前恒大已进入全国175个城市,项目总数454个,是布局最广的房企,其中一二线占比73%;手握现金余额达2120亿,连同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1260.1亿,可动用资金合计3380.1亿。
与此同时,对于优质项目的兼容并蓄也是恒大迅速飙升的一大原因。去年恒大并购新世界等港资巨头15个超大型项目,总建面超1700万平方米;海花岛继去年创造三大世界纪录后,今年再次热销;在深圳拥有24个项目潜力巨大,总建面1179.2万平方米。随着这些优质项目的相继入市,全年有望实现100%增长。
秦朔认为,恒大在日前公布的2017-2019年几个核心数据预期(即销售额未来三年达到4500亿、5000亿、5500亿,营业额达到2800亿、3480亿、3800亿,净利润将达到243亿、308亿、337亿),属于一个相对理性,甚至可以说“保守”的测算。
财经评论家叶檀也在近日发文点评恒大时认为,恒大2017年到2019年的销售额、营业额、净利润目标,有较高的概率能够超额实现,其与深深房重组回归A股,估值可达2200亿元。
恒大已成为当下中国商业世界的赢家,民生地产,未来岂止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