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年前,我还在买房路上奔波。为了找到一套买得起的最好的房子,我几乎不愿错过任何一条楼盘广告。某日,一个号称“地铁上盖,25000元/方,9折钜惠”的楼盘瞬间把我吸引住了,看着“地铁离楼盘5分钟”的示意图,我兴奋得一路飞奔而去。
出了地铁,看不见任何在售的楼盘。我一路打听,终于摸索着找到了售楼部,那一路走了将近40分钟。
售楼小姐见到一脸疲惫的我,脸上的笑容极为谦虚,估计她已经接待过无数“走断腿”的客户了。我问她,不是说离地铁5分钟吗?怎么这么远?售楼小姐温柔地说,5分钟指的是车程。作为文字工作者,我很生气这样玩文字游戏。但冲着9折钜惠,也不计较了。没想到她最后告诉我,25000一方,已经是折后价了。
我去!我中华文字果然博大精深。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相信广告了,一看到房地产广告,我就提高警觉,像写作文一样反复琢磨,看看里面有没有暗藏什么可疑的“歧义句”。
不过,以后用不着这么紧张兮兮了。一场房地产广告的整风运动正在席卷中华大地,别说“地铁上盖”、“8折优惠”、“超高性价比”这样的广告词了,就连“精装修”、“0首付”、“学位房”这样的字眼也不能出现了,有人统计了一下,总共约有6类30项,数百个司空见惯的广告宣传语已经成为法律禁区。
一时间,很多地产商噤若寒蝉,突如其来的“严打”让很多房地产项目“无话可说”了,不少广告人抱怨,红线密布,将来的房地产广告文案可怎么写?
但也有人说,中国房地产业营销实力见分晓的时候到了。
2
上周末,我的男闺蜜刘大嘴转了一条微博给我。他说他看到一段话,感动得不行,要和我分享。
微博原文是这样的:#我和你刚刚好#你我曾约定,无论在哪里,都要穿越时空来相会。每条大鱼,都会相聚;每个人,都会重聚。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刚刚好。
文字确实打动人。但我仔细一看,微博的配图是王子与公主牵手相见的画面,上面写着“富力公主湾”和“新加坡”。我问刘大嘴,这是一条广告啊,你知道不知道?谁知刘大嘴反问我,广告怎么了?这么美的广告我相见恨晚,如果早一点看到,我现在也不会单身啊。
他这么说,我就猜到,大龄剩男诸多坎坷的相亲路上又新增一次坎坷记录。
果然。原本一见钟情的女孩子,手都快要牵到了,刘大嘴一句,“我就是喜欢你这样的,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人家姑娘一路上就再也没说话,第二天就“失联”了。
刘大嘴懊恼地说,这次功亏一篑跟房子车子丈母娘都没关系,只怪他自己话说得不好。我知道他其实想要表达“我和你刚刚好”的意思,但我也知道,他真说不出那么好听的话。
我说,这件事再一次说明了一个真理。刘大嘴打断我,说他知道。“你想说,女人都是用耳朵在谈恋爱吧?”
我说,不是。“我想告诉你的真理是,人丑就要多读书。”
刘大嘴已经72个小时没有联系我了。
3
那条微博打动的人,当然不止我和刘大嘴。10月16日,话题#我和你刚刚好#在微博推出后四天,阅读量便超过了4300万,不但荣登微博话题榜,还引发了微博网友超过30万条评论。
有人评价,这是一则少见的走心广告。文案巧妙地用公主和王子隐喻“富力公主湾”和新加坡之间的距离刚刚好,让人思绪万千的同时,又软性输出了项目的卖点——距离新加坡仅1056米,在广泛的话题传播之际,又引起了人们对于项目的关注。
大家都在抱怨房地产广告不好做的时候,这条地产广告凭什么有超过4300万的阅读量?因为它找到了共鸣点——爱情是人类自古以来最永恒不变的主题,打动人心的爱情自然激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共振。
广告文案中“每条大鱼,都会相聚;每个人,都会重聚”隐喻公主和王子的相遇,有情人最终的重聚,就像电影里椿和鲲的爱情,是“穿越时空相会”的“刚刚好”。
刚刚好的爱情,总是打动人心。
钱钟书配杨绛是刚刚好,梁思成配林徽因是刚刚好,沈从文配张兆和是刚刚好。沈从文那段“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诗意又炙热地表达出这种刚刚好。
张嘉佳渴望的刚刚好,是他在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写的,“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般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 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所有肌肤……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贯彻未来,数遍生命的公路牌。”
顾城的“刚刚好”,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
你心里的刚刚好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公主与王子的相逢,说的是刚刚好的爱情,但最终又不止爱情。这则超过4300万阅读量的广告,让我们看见自己内心的渴望: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刚刚好”,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自己的“刚刚好”——
在最好的年纪爱一个人是刚刚好,在激情的岁月攀一座山,在勇敢的时候追一个梦,在拼搏的日子买一套房,也都是刚刚好。(文/严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