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盯上爸妈,我们该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6-10-17浏览次数:204

摘要:中国历朝历代,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藏在海外,为了民族大业,现在,国家要奖励当下的爱国有识之士,请务必保守消息,切勿外传,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填写资料,就能领钱!——这样的消息,你信吗? 小融相信各位读者是不会信的,显然,这是一种“拉大旗扯虎皮”的诈骗。但是,全国各地,却有很多老年人纷纷上当。相比于传统诈骗方式——1对1线下人工套近乎拉家常,然后再推销所谓“理财”实际上是“庞氏骗局”的产品,现在最流行的利用微信诈骗的骗术越来越多。他的强大之处是,经过前期线下的口头蛊惑宣传,积累了一定的微信群成员后,被骗的老人越

中国历朝历代,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藏在海外,为了民族大业,现在,国家要奖励当下的爱国有识之士,请务必保守消息,切勿外传,加入我们的微信群,填写资料,就能领钱!——这样的消息,你信吗?


小融相信各位读者是不会信的,显然,这是一种“拉大旗扯虎皮”的诈骗。但是,全国各地,却有很多老年人纷纷上当。相比于传统诈骗方式——1对1线下人工套近乎拉家常,然后再推销所谓“理财”实际上是“庞氏骗局”的产品,现在最流行的利用微信诈骗的骗术越来越多。他的强大之处是,经过前期线下的口头蛊惑宣传,积累了一定的微信群成员后,被骗的老人越多,老人之间更会互相传播消息。很多老人用手机不熟练,但转发一条消息给朋友,分享一篇文章到朋友圈,这些老人还是会的。骗子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大大降低了诈骗成本。老人开始可能觉得加入一个微信群,没什么关系,丧失警惕性,但禁不住骗子在群里天长日久发文章、发消息,天天给老人洗脑,结果也就信了所谓“民族宝藏”。


一开始,骗子会要求老人在群里提交身份证、银行卡账户甚至密码等资料。等到洗脑差不多的时候,骗子还会提出要老人缴纳会员费、管理费等。传统的诈骗往往金额比较大,可能让老人把全部家底都拿去做了所谓“理财融资”。而微信诈骗因为金额较小,几百元到几万元都有,但诱惑是巨大的,所以老人往往不跟子女打招呼,自己就乖乖交了这笔钱。但对骗子来说,这可是积少成多。


爸妈被骗子盯上,我们该怎么办?以往,大多数公众媒体的解决办法是:一个个拆借诈骗案例,告诉老人,骗子通过1步2步3步……就完成了诈骗,当1类2类3类……的情况发生时,我们就要保持警惕了。


这种防范措施,很可能没有效果!讲完这些,当我们问爸妈,这些诈骗情形和方式,记住了吗;知道该怎么躲避骗子了吗?爸妈肯定说,懂了,保证不会上当。但是,当老人进入骗子预设的故事里,老人根本不可能把以前学到的常识跟眼下的事对照分析,我们讲的这些道理都无法实际运用。注意,骗子能成功诈骗,最关键的一环是,把老人和子女隔离开。


所谓“领取海外宝藏”骗局,特别告诉老人,这是一个秘密的事,因为事关国家机密,千万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别人,甚至子女也不行。这样,子女就无法发现老人已经被骗。


小融喜欢看家庭喜剧电影。美国合家欢喜剧《拜见岳父大人》,碰巧给我们出了一个妙招:树立“家庭圈子”的概念。电影里,准女婿正式娶女儿之前,岳父一直对他抱有敌意,从来不拿他当自己家人看。经过一系列事件,当准女婿获得了认可后,岳父终于愿意让女儿嫁给他。这并非个案,电影其实反映了大多数传统美国家庭的亲疏远近关系。




一个老人,对待准女婿都如此严格,他绝不会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想要骗他也就相当困难了。尽管我们说,中国人重视家庭关系,但实际上,这指的是有事互相帮助的时候,中国人喜欢找亲戚。但当一个陌生人走进你的生活,中国老人并没有抱有足够的警惕。跟亲戚交往中,中国人体现出了善良淳朴的一面。而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中国老人依旧如此,给了陌生人太多的宽容与耐心。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处处体现出我们跟父母是一个“家庭圈子”里,而外人,绝不容许他们踏入我们的圈子内。只有在自己的圈子里,我们才能放下戒备。在帮父母做事的时候,或者给父母讲道理的时候,抑或是聊日常生活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假装无意地透露出,“这个事只有我能帮你,这个事我只说给你听,只有我们之间才是拥有信任的”这样的概念。


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跟爸妈沟通?小融准备了二十八个字,请记住:


将家人放进圈里,把骗子挡在圈外,遇事说给圈里人,圈外诱惑不可信。


西游记里,孙悟空给唐僧画了一个圈,不让师父出去。结果呢,唐僧还是出去了,遇到妖怪了。为什么?一是,唐僧没有把孙悟空的话当成第一指令,说明孙悟空平常对师父不够循循善诱,不够有耐心;二是,孙悟空只给出了指令,没有给出更好的防范措施。试想,假如孙悟空拔3根毫毛,吹一口气,变出三个猴子陪师父打打麻将,斗斗地主,师父哪里还有心思走出圈子呢?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