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整治市场、规范经营
成交回落、市场信心
共计1391字 |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继22个城市集中出台楼市调控收紧政策之后,近期中央层面从规范经营、整治市场、防范风险等角度,不断释放从紧从严的政策信号,两级政府各司其职的调控格局形成。本轮政策调控潮对市场成交量的影响正逐步显现,绝大部分调控城市在 “十一”假期之后的成交水平出现回落。值得关注的是,上周各大城市的中原报价指数及中原经理指数全线环比回落,且多地跌幅出现扩大,表明市场信心明显受挫,观望预期涌现。
点击播放
GIF/247K
政策环境持续从紧
继22个城市在“十一”假期期间出台楼市调控收紧政策之后,近期中央层面也从规范经营、整治市场、防范风险等角度,不断释放从紧从严的政策信号。10月12日,住建部通报杭州、深圳楼市散布谣言案例,要求各地依法严肃查处散布谣言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10月14日,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指出了房企存在的八大不正当经营行为,包括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哄抬房价、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等。对此,住建部提出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
点击播放
GIF/484K
整治市场规范经营
同时,住房信贷以及房地产金融风险也在中央层面的重点关注之列。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特别要求,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从事房地产金融业务的企业应遵守宏观调控政策和房地产金融管理相关规定。此外,消息称10月12日央行召集5家国有银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目前,各地政府依然根据因城施测原则,制定地方性的具体调控措施,而中央部委则从市场规范、经营合法性等角度出发,加大政府的管控和执行力度,两级政府各司其职的调控格局形成。
点击播放
GIF/89K
调控城市成交回落
本轮政策调控潮对市场成交量的影响已逐步显现,绝大部分的调控城市在 “十一”假期之后的成交水平出现回落。中原监测的40个城市数据显示,上周新建住宅成交面积较前三个月的周均值下降14%,这主要是受到此次调控升级的城市成交下滑影响所致。从数据相对完整的16个调控城市情况来看,12个城市上周新房成交量较前三个月的周均值有所下降,其中苏州、济南、厦门降幅超过七成,佛山、南京、南昌降幅超过四成。另外4个新房成交量上升的调控城市中,南宁、惠州是此次调控新政未涉及限购、信贷的两个城市;广州的新政力度相对温和,因此市场暂未受到明显影响;深圳新房成交数据出现上升,与统计数据的滞后性有一定关系,但从销售现场实际情况来看,热度也已不断减退。
点击播放
GIF/764K
市场信心明显受挫
二手房市场上周成交量也出现下滑,调控城市的表现有一定分化。中原监测的21个城市数据显示,上周二手住宅成交面积较前三个月周均值下降18%。从数据齐全的10个调控城市情况来看,4个城市上周成交量较前三个月周均值出现下降,其中苏州降幅接近七成,上海降幅超过五成。而另外6个城市成交量有所上升,包括南京、南昌等。综合来看,广州、深圳、南宁上周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均较前期保持上升,而苏州、上海、厦门、北京则一二手房成交量双双回落。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上周各大城市的中原报价指数及中原经理指数全线环比回落,且多地在前一周环比下跌的基础上进一步走低,同时跌幅出现扩大。这意味着本轮调控升级对市场信心带来较大挫伤,观望看淡预期正逐步显现。
点击播放
GIF/92K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