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离婚买房!

发布日期::2016-09-03浏览次数:318

摘要:最近上海离婚买房的事情引发不少群众讨论,此时的上海离婚登记大厅,找不出一丝与“舍”或“离”有关的情绪,每个人似乎都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那些为了房子离婚的人们,看他们的欢声笑语,情比金坚,整个像是一篇魔幻现实小说。 近日,上海上演一幕幕抢房“大戏”,不少市民“兴高采烈”地来到民政局。这些人不是到民政局喜结良缘,而是协议离婚。有文章甚至调侃:“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离婚买房”。这似乎成了对这种“乱象”的另类诠释。 一切皆因一则传闻而起:上海房地产即将进行新一轮“最严厉”调控。 传

最近上海离婚买房的事情引发不少群众讨论,此时的上海离婚登记大厅,找不出一丝与“舍”或“离”有关的情绪,每个人似乎都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那些为了房子离婚的人们,看他们的欢声笑语,情比金坚,整个像是一篇魔幻现实小说。




近日,上海上演一幕幕抢房“大戏”,不少市民“兴高采烈”地来到民政局。这些人不是到民政局喜结良缘,而是协议离婚。有文章甚至调侃:“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跟你离婚买房”。这似乎成了对这种“乱象”的另类诠释。




一切皆因一则传闻而起:上海房地产即将进行新一轮“最严厉”调控。


传闻一:


9月1日起,凡有贷款记录的,首套房首付比一律提高至五成,二套房一律提高至七成。


传闻二:


1、名下无房无贷款记录者,首付最低三成,基准利率无优惠


2、名下无房但有过按揭历史的,首付最低五成,利率最低1.1倍


3、名下有一套房且再次购买者(对户籍而言),首付七成,利率1.1倍(政策无变化)


4、离婚不足一年的购房者,限购及贷款政策按照离婚前的家庭情况处理


现有购房政策:


上海户籍单身人士可以购买一套住宅,非单身人士可以购买两套住宅,但第二套需按照二套房政策来执行(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5成,非普通住宅首付7成)。


这样的政策下,一些购房者通过离婚手段将名下房产划归夫妻一方,另一方恢复单身身份后再购房,便可以按照首套房政策的办法,规避高首付,并能享受支持刚需购房的利率优惠。


辟谣后 “离婚热”依旧不减


针对市场这种异常波动现象,29日下午,上海市住建委紧急进行了澄清,明确表示“没有研究过此类政策”。




但这仍未能阻止前往离婚登记处的人群。辟谣后的第二天,上海房屋成交量继续走高,一举突破了2000套。一条谣言引发的楼市亢奋行情依然没有停止。


楼市传言 上海民众为何买账?


分析人士表示,上海今年“3·25新政”出台前已有各种传闻,但不少人不相信,最后突然失去了购房资格,大家便宁可信其有了。随着各种调控传闻的不断被放大,上海离婚买房也进入了白热化的与时间赛跑的放量冲刺阶段。


从购房者的心理来看,比较房价上涨和房贷收紧两个方面,房贷收紧带来的“伤害”更大。因为传言9月1日要出台政策,所以这个时候确实会出现部分恐慌性购房的做法。




8月29日上海徐汇区民政局因前来办理离婚手续的市民过多,不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为了房子结婚、离婚这都令人啼笑皆非。但这背后折射出什么?官方辟谣之后仍现“离婚潮”尴尬了谁?


按理说,婚姻和家庭是人生的大事,婚姻的稳固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人生幸福的根基。然而房地产调控的传言一出现,“夫妻双双把婚离”的局面就出现,说明房地产市场的与众不同。一套房子的价值,往往让一对夫妻努力半辈子,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财产,房地产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吹皱一江秋水,让无数家庭为之喜、为之悲。


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价格过快上涨,各地推出一系列组合拳,希望拉住“房价这匹黑马”。从政策导向来看,“保刚需、控投机”是最基本的原则。因此,北京等城市采取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此区分刚性需求和投资或投机性需求。从一个侧面而言,这样的调控政策对于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其副作用也有所体现。




2016年8月30日,上海徐汇区民政局,离婚登记处人满为患。


一方面,对于铁了心要钻政策空子的家庭而言,这样的政策并不具有杀伤力,甚至变相鼓励了投机的行为,让一些家庭从中得利,而让守规矩的家庭坐看房价上涨,感受内心的无奈。另一方面,“假离婚”只是人们的简要称呼,事实上要想买房的家庭需要“真离婚、再复婚”,这样的婚姻变动给当事家庭和夫妻关系带来了考验。近期,全国多地甚至发生了假戏真做致使婚姻关系破裂、婚姻一方严重受损的情况,这是政策初衷所不愿看到的。


一张图看懂离婚潮背后的深层经济逻辑






假离婚潮凸显购房者焦虑与楼市脆弱


此次上海出现赶集式离婚,源于今年以来上海房价上涨过快、供求矛盾日渐突出、新“地王”再度出现。同时,南京提高房贷门槛,也让人们担心上海会步北京后尘,开启控房价的“家庭调控模式”。毋庸置疑,房价的不断上涨、市场的敏感心理和对政策加码的预期,铺就了谣言滋生的土壤。


结婚时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面对高房价时却果断离婚,无论如何都令人极其遗憾。在任何时候,通过欺骗手段跨过政策的门槛,都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行为。当然,这样的行为背后也反映出无奈的心态。在高房价面前,许多人宁愿假离婚、借钱也要买房,唯恐被市场甩在后面,凸显了购房者的焦虑与楼市的脆弱。


挡住假离婚 政策制定需更完善


面对市场的波动,上海市住建委明确表示“没有研究过此类政策”。然而,现实却是即便官方辟谣仍挡不住离婚潮,这背后的预警值得关注。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和波动性很强,走向存在多种可能性。这就造成购房者心理预期的不稳定,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容易恐慌,给造谣者可乘之机。


除了及时辟谣,还需相关部门创新政策的方式方法,采取更加有效的机制,切实化解人们面对高房价的焦虑。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让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运行的轨道,使供需更平衡,使市场更规范,也让政策的副作用少些、再少些。


没有人会想拿婚姻开玩笑,在越来越高的房价面前,很多人宁愿假离婚、借钱也要买房,这种怪象值得反思。离婚是假,问题是真,相关管理部门应拿出“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认真劲儿来完善政策,切实解决楼市调控政策所衍生的副作用。


“离婚买房潮” 六成网友呼吁修改不合理政策


高高兴兴来离婚,近年来在中国多个出台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的城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人甚至调侃说,明知假离婚有风险,还有胆量办假离婚的,才是“情比金坚”。离婚,似乎已经不是一件特别严肃的人生大事,除买房外,落户、上学、拆迁补偿、甚至取暖费发放等,都可能成为“假离婚”的理由。


对于“假离婚”,有声音认为,每一对“假离婚”背后都有各自的现实痛点,“假离婚”是悲壮的,催生“假离婚”的相关政策是应该做调整的;但也有很多人坚持,如果婚姻仅仅是一种资源,那还有什么神圣可言?


约六成网友认为离婚潮的出现,是因为一系列的不合理政策催生出来的。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政策。


微博网友@苏北:结婚买房的问题上造成假结婚现象,引出那么多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假离婚也会次生出很多不安定应素。政策到底如何定,有关部门是该认真考虑一下。


微博网友@苏小蝶:些许无奈的背后,是因为政策制定时的漏洞。如果能换取现实利益,甚至关乎子女的未来,这样的暂时“不爱”,成为很多人义无反顾的选择。政策收不好尾,不及时修正,闹剧会一直延续。


微博网友@安广禄:绝大多数都是为了钻政策空子。因为一个离婚手续可以省下好几万,成本太低所以趋之若鹜。所以很多人因此对于社会不断出现的假离婚潮,我们应该更多地反思政策的合理性。


此外,有大约四成网友表示,婚姻应该是神圣的,不应该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出手,遏制这种“离婚潮”。


声明:凤凰房产(:houseifeng)致力于房产、财经等领域内容原创及精选。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还望谅解。如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后台联系小编,多谢!微信公号如需转载我们的原创文章,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无授权我们将一律举报!


深度好文


关注公众号回复红色数字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