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可以做空,那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当然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事实。且不说做空的工具相当稀缺,就算是有做空的工具,又有多少人敢于去做空?如果有人成功了,那将是比索罗斯更加令人仰止。
关于做空房地产的工具,专业的人给出的答案是“买方认沽期权”,晦涩难懂,有兴趣的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而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是,干脆卖掉名下所有房子,租房居住等待房价下跌。不仅如此,你还得劝你周边的亲朋好友一块卖掉房子。
好了,上面所说的不过是我在意淫罢了。谈点现实的,昨天京城又有两个改善型项目入市了,一个主力户型是三居和四居,另一个则是190平米左右的大平墅。前者套均800万人民币,40分钟售罄,后者30分钟成交额达4.5亿人民币。
杠杆的游戏
房价的上涨,推动杠杆率上升,杠杆率的上升放大商品房交易,商品房交易的增加,又在推动房价的上涨。只要房价仍然上涨,杠杆仍然可以增加,这个循环就可以继续。
维持这个循环的外部力量有哪些?不断制造地王的房企,不断放水的央行和不断房贷的银行和一大批吃瓜群众。这个循环和维持循环的外部力量大部分集中在一线楼市。
一个普遍现象
银行仍然热衷给房贷打折,即使房贷的杠杆已经非常高,风险已经非常大。其背后的逻辑仍然是房贷是目前相对安全和优质的资产。但他们没有看到,现在买房绝大多数都是能用银行的钱就不用自己的钱,能多贷款绝不少贷款。很少有银行拒绝房贷的,即使是那些在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方面存在瑕疵的购房者,他们也基本上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新华社就在近期的报道中指出,银行对于高杠杆的房贷照单全收,只要你符合购房政策,而很少顾及你的房贷承受能力。
你所确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
马克吐温曾说过:“你所确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这句话用来形容当前的限购和降贷最恰当不过了。GF总希望这两个工具能让楼市稍微降降温,但现实却是,杠杆一旦上去了,就好比火箭点火一样,你能让它中途减速吗?唯一的结果就是燃料耗尽掉入大气层。原因只有一个,大家都在杠杆中获利了。
800万的房子能被哄抢,未来还会有1000万甚至2000万的房子被哄抢,按照现在的京城楼市供需状况这不再是玩笑。想想年初权威人士说过的话,也只剩下一地鸡毛了。
市场已经流行一个新的说法:“现在的得房率不再是房屋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之比,而是买房的人数与买到房的人数之比!”。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