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有银行房贷增幅超七成;多家银行新增开发贷均为负值
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出齐,不出意外的是,18家银行仍日赚近20亿元,但净利润增速能保持在两位数的并不多。而另一方面,新增房贷异常凶猛,在低利率、资产荒以及去库存政策背景下,因为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弱,低风险的房贷业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正成为拉动银行业绩的引擎。开发贷则因为风险高被打入冷宫。
房贷占半壁江山 17银行房贷增长
银行的数据正在佐证此前房贷占据当下新增贷款半壁江山的说法。
记者统计发现,在18家上市银行的6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13.88万亿元,其中新增部分达约2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新增个人购房贷款的85.05%。
除宁波银行有所下降外,其余17家全部为增长。其中,包括工行、建行、农行在内的15家上市行的增幅在10%以上,民生银行增幅最高,达70.42%。
数据显示,在已披露半年报的银行中,中、农、工、建、交五家国有大行的房贷规模占据了最多份额,分别高达2.36万亿元、2.24万亿元、2.86万亿元、3.21万亿元、6877亿元,合共11.3577万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68%。其中,建行仍是房贷余额最多的银行。
一位银行人士指出,目前来看,政策环境还没有明显变化,预计接下来银行系统对房贷投放的热情不会减弱。实际也是如此。
8月26日,农行董事长周慕冰在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就表示,将以个人房贷为支撑和抓手。交通银行方面此前亦表示“下半年将保持房贷势头”。在平安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行长邵平也提及将加大按揭的支持力度,认为这块是很好的资产业务,平安银行的负债明显改善,现在有能力给按揭贷款最低的资金成本发展市场。
房贷是优质资产 成为银行安全垫
“银行发展个贷,也是迫不得已。”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当下企业的有效贷款需求较少,个贷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坏账率相对较低,所以银行就接踵而至地选择了发展个贷业务。
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杨东平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经济的某些领域将出现困难。相比某些银行热衷的公共设施、政策项目,交行更看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从安全性、抵押率,综合交行对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我们觉得这一块业务仍然比较安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只要申请人符合资质,银行就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放款,商业银行对于这一块业务的争夺较为激烈。
中报显示,各家银行的不良率增速已开始下滑,工行、中信、光大、宁波等银行的不良率甚至出现下降。从有披露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情况的银行中报来看,其资产质量远优于其他类别贷款。数据显示,农行、中行、建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4%、0.41%、0.34%,招行、中信、浦发、兴业、平安的个人住房不良率分别为0.41%、0.47%、0.45%、0.38%和0.19%。大多数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均低于0.5%,远低于行业1.75%的平均不良率。
“在经济不景气、企业资金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个人住房贷款是银行资产中的‘安全垫’。”一股份行分行行长如是评价称。
开发贷收缩 银行也怕“高地价”
与个人房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家银行给予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贷却几乎没有增长。
截至2016年6月底,公布数据的17家上市银行总计开发贷款余额为40767.32亿元,较2016年初仅增长493.23亿元。新增贷款中,中信银行投放额度最高,为407.1亿元,建行最低,为-431.4亿元。此外,交行、农行、招行、兴业、南京银行和贵阳银行新增投放的开发贷也均为负值。
建行董秘陈彩虹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建行贷款给买房子的消费者是其贷款给卖房子的房产商的6倍,房地产开发贷款正在压缩。截至6月末,建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不足4000亿元。
有分析认为,原因既与政府去房地产库存的政策有关,也与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有关;最重要的是,各家银行为控制风险,降低不良率,收紧了对房地产企业的授信,并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
以光大银行举例,该行2016年半年报显示,2015年12月31日时,该行计有10.96亿元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占该银行全部不良贷款比重的4.5%;而到2016年6月底,其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仅剩0.09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重下降到了0.04%。
对地产商的开发贷,各家银行的态度也越来越谨慎。如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在2016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新增业务原则上不介入三四线城市,从严控制商业地产项目。对于增量业务,将审慎介入“高地价”项目。
相关新闻
银行纷纷裁员降薪
工行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工行共有员工458711人,比上年末减少了7635人。此外,中行、农行、建行截至6月末的员工人数也比上年末分别减少了6881人、4023人和6721人。按此计算,四大行今年上半年员工合计减少约2.5万人。
减员最多的是招商银行。交行也减员577人;民生银行减少1046人;光大银行员工减少了498人。
降薪也是事实。如果按照一般的工资算法,16家上市银行中,只有6家银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增加,其余10家银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幅度下滑最大的银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下滑23.2%至14.6万元。
从披露的半年报来看,银行业下行趋势逐渐显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农业银行的营收罕见出现负增长。上半年,农行实现营业收入260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7.62亿元,下降5%。这是自农行2010年上市以来,营业收入首度出现负增长。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