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几天
德云社撕逼大战火急火燎
一边是郭德纲声色俱厉的清理门户
一边是曹云金声泪俱下的说长道短
对于这个事情
原本不打算说点什么:
一来,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经,各种甜酸苦辣恩怨情仇,只有门内的人才冷暖自知;
二来,作为一个苦逼的小老板,其实不太愿意去谈论这样的话题,正如某自媒体所说“每个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郭德纲”,家国天下,是每个创业者的心愿和情怀,各奔前程,是这个时代的残酷现实。
作为过来人,说多都是泪……
德云社的矛盾,说到底是行业传统习俗和现代商业规则的冲突,就像老炮儿遇上新江湖,其实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比较,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都有各自需要面对适者生存的困境。
如果郭德纲没有“想要谁红谁就能红,想要在7月15红,就在7月15红”的底气,这场争论毫无意义,反过来,如果曹云金们在离开德云社后,混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争吵,也不过过眼云烟。
所以问题的核心:
不在于谁辜负了谁,谁背叛了谁,而是师徒成陌路,队友变对手,这从情感上有些人无法接受,但在规则上又无可奈何!
更要命的是,对方竟然都活得比以前还好……
但如果我们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个问题马上就不是问题,很简单:社会和生产力的进步方向,不是通过某种情感和习俗的牵绊,将人硬性的捆绑在一起;
而是通过透明的、竞争的市场规则,让每个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当然也包括选择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历史和时代已经无数次证明,再大的平台,最终都抵不过开创自我“一方天地”的欲望。
当然,平台和个人,并不是天生的矛盾体,而是相互作用相互成全的关系,没有郭德纲的培育,可能没有曹云金们的成就,但没有曹云金们的奉献,也不会有德云社的今天。
以前大家爱说: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其实这话不全对,营盘不都是铁打的,营盘也会发展、升级和迭代,兵也不一定都是流水,会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无奈中作出权衡,以寻求最佳的“一方天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
所以,在一起就共同努力,选择分开就各自祝福,情感和俗成的惯性被一次次打破,难免让人沮丧,但在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位创业者的必修课,也是必须具备的道义和胸怀。
站在城市的角度来看,其实也是一个道理:
早些年和这些年,我们都很爱说的一句话就是:
来了,就是深圳人!
这句话确实很鼓舞人心,但作为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必须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只有最终能在这座城市真正留下来的人,才是真正的深圳人,否则:这座城市就只会留下你的青春,而留不下你的人!
如果把深圳比作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确实成就了无数的梦想家,无数人也为这个平台的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面不是一种单纯的单方面的施舍或给予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全的良性循环。
这个“平台”,也会人来人往,毕竟,面对高企的房价,激烈的竞争,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深圳梦,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深圳人”。
另一方面,这个“平台”也在持续生长和扩张,无论是地理、资源、政策、还是产业结构、又或生活品质和空间,在人们努力为自我实现、也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它其实也竭力为大家创造各种各样的“一方天地”。
在深圳的城市发展史上,经历了“平台”空间扩容三波大的浪潮:
一次是中心迁移:
从罗湖到福田,再到南山,随着深圳发展重心的一路向西,经过接近20年的时间,逐渐形成了深圳的主城版图;
二次是撤关并轨:
2010年,深圳关内关外一体化进程正式落地,16个二线关口被撤销,困扰深圳20年的二元格局终于被打破,深圳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宝安和岗两大原“关外”行政区也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一个更大的平台蓝图已经展开;
三次是城际融合:
目前正在推进当中,这个浪潮大概启于近5-6年,与前两次行政指令式的扩张不同,深莞惠一体化更像是一次政府和民间的协同行动,前者着重产业转移的落点,后者则以满足置业需求为导向;
每一次“平台”的扩容,其实都是投资置业,落定深圳的良好机会。当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会是所有的人,都能跟上这个平台的拓展节奏和速度。
近年,随着深圳土地空间“难以为继”的进一步凸显,政府在城际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动作也越来越频繁,如深中大桥的修建,城际轻轨的规划;
甚至在深圳1.6万亿的东进战略中,惠阳和大亚湾板块,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腹地,地铁14号线,直接修到了惠湾境内,采用的还是“地下行进”式,完全将惠湾等同“深圳”城区的建设待遇;
在深圳发展历史上,这样的“壮举”还是第一次,也为深圳人的置业梦,再一次大大拓展了空间和可能。
其实,单纯从空间上来说,对比一下同位列一线的北京上海和广州,我们大致可以预期深圳这个“平台”所覆盖的地理范畴,未来将会有多大,而惠阳&大亚湾板块,纳入大深圳一体化发展,几乎已是可见的现实。
地铁+城际轻轨成为深圳“平台”扩容的动脉,其承载的先锋意义和价值想象自然不容置疑,而双城交汇地带,也必将成为双城融合的“示范区”;
从这一点上来说,紧邻深圳坪山、龙海1路的、建设规模高达50万平米的@壹方天第,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以及紧邻地铁14号线和深汕高速的交通便利,必将成为不少深圳人实现“一方天地”梦想的目的地!
补充说一句:
平台再大,总得有我的“一方天地”。
再补充一句:
留下,才是深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