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大东区迎来大发展?是真!但是配套教育资源何时能到位?!

发布日期::2016-09-07浏览次数:131

摘要:既不是一个经济实体,更不是一个新城区,没有自己的行政辖区,那么新乡大东区是什么的区? 大东区位于新乡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涉及5个行政区域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产业集聚区。 为实施“东进战略”,建设大东区,造福我市群众,9月5日,我市召开了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大东区成员单位以及各职能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发布了《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新乡市大东区临时管委会的通知》以及《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

既不是一个经济实体,更不是一个新城区,没有自己的行政辖区,那么新乡大东区是什么的区?




大东区位于新乡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涉及5个行政区域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产业集聚区。




为实施“东进战略”,建设大东区,造福我市群众,9月5日,我市召开了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展工作推进会,全市各大东区成员单位以及各职能相关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发布了《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新乡市大东区临时管委会的通知》以及《中共新乡市委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乡市大东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这也标志着我市大东区逐步走上了建设发展的轨道。


大东区“大”在哪




大东区结构图


大东区位于新乡市中心城区东部区域,涉及卫辉市、新乡县、延津县、红旗区、牧野区等5个行政区域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6个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约6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376平方公里,交通、产业、科教、人才等资源优势明显。


新乡大东区范围内不仅产业基础较好,而且聚集了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工学院、河师大新联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1万名副高以上人才及10余万高校大学生;交通便捷,高铁站、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多条主干线密布于此,这些优势条件为大东区的发展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创新创业的空间。


为啥要建“大东区”




大东区区域现状图


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新乡主城区东部区域正逐渐演变为该市经济、政治、交通、科教、文化交流、对外开放、物流的中心,成为产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集聚的高地,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受“行政区经济”约束,各自为政、同质化严重,产业无序竞争、资源未优化配置、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对接、公共服务设施没有及时跟进等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破解当前面临的问题?新乡市提出打破各自为政、本位主义,将“大东区”作为有机组合体,走点线面、组团式发展之路,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新的增长极,做强做大主城区,在中原城市群和大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舒庆说,推进大东区规划建设,是新乡中心城区“东进战略”的延伸,也是破解主城区及东部相关县(市、区)发展难题,推进区域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中利用、实现协同发展,为推动区域组合型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大东区“三统一、三不变”




9月5日大东区推进会


大会提出,大东区建设将严格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把产城融合、城乡统筹、新型城镇化的理念贯穿于大东区规划建设的始终,努力把大东区建设成为绿色、智慧、创新、开放、文化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心,实现大东区与主城区的和谐统一,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组合型区域发展新路径。


具体思路是,努力推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建立清晰的责权协同关系。充分调动各组成区域积极性,激发大东区建设发展的内在活力,建立“三统一、三不变”的责权协同发展关系。


“三统一”,统一设定各区域功能,合理设置发展产业;统一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域内经济发展政策,逐步统一社会事业发展政策。


“三不变”,大东区区域内的原行政辖区不变;原投资收益渠道不变;原经济和社会主体责任不变。


大东区不搞“同质化”




8月19日政协“大东区建设”协商座谈会


新乡大东区发展意见还提出,要建立产业分工协作机制,严格执行产业定位和功能设定,避免同质化竞争。促进产业科学布局,推动三次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构建优势互补、协作紧密、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序承接京津冀、郑州及东部沿海、长三角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合理设置区中园,引导区域间飞地经济,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转型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以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推进大东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依托东屯、小店、古固寨等乡镇,打造以特色民宿、民俗商贸、养老保健、绿色氧吧、历史文化、体育健身等为特色的小镇,形成“城市组团+特色小镇+新型农村社区+美丽乡村+大片田园和生态用地”的空间总体格局,塑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大东区。


发展大东区对新乡来说固然是好


但目前大东区的教育配套却让人却步


如何平衡教育资源


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成为了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新乡广播电视台记者的采访



随着城市框架的逐步拉大,怎样让孩子就近入学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了不少家长们的头疼事儿,特别是我市东区小区多,中小学校少是不争的事实,近期有没有新规划的学校相信也是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记者就此问题专访了新乡市规划局。


新乡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姚亮:


中小学教育设施,新乡市已经编制了中小学专项规划,对每个学校的位置、规模都有一个统筹的考虑,而且在下一步的编制控规阶段,已经把这些学校的具体位置落实到每个地块,包括办学规模、占地面积都有统筹考虑,具体建设时间要根据教育部门制定的建设计划来确定。


记者了解到,近期市教育部门已经向规划局提出申请,在新四街与人民东路的西北角,准备再建设一所小学。


新乡市规划局规划科科长姚亮:


申请已经正式递交给规划局,规划局业务会已经研究通过了,具体规模要跟教育部门进一步核定协商以后再确定。该所小学教育部门一共上报42个班,但是申请的用地比较紧张,需要跟教育部门对接,看能不能压缩班级规模。目前已经进入到项目审批阶段了,整个审批程序下来以后,有望在今年年底开始实施。


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小学校配置问题已经成为大中城市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希望城市规划部门突破局限,专项规划,让城市的扩张相对于入学的紧张不再成为家长们的奢望的眼泪。


来源:新乡广播电视台、新乡观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