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我一直特别喜欢:“偕一人白首 择一城终老”。听上去文艺、温暖,洒脱又淡然。
大学毕业的你,选择成为繁华大都市里的漂泊一族,还是回到家乡做一名安稳生活的小城青年?
亦或者,繁华大都市里呆久了,你会发现你占据的只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里一个小小格子间,还有充斥着各色人群拥挤不堪的出租屋,那些光鲜亮丽的体面生活、那些闪闪发光的优质资源,其实跟你并无多大关系。你和这座城,好像还只是我和你!
回头再看看你家乡的那些曾经的同学们,早早结婚生子,房子买了,车也开上了,工作压力不大,生活滋润又惬意。你再一次质疑自己,到底为何还要这般坚持?意义是什么?未来在哪里?到底要不要趁年轻,将自己的人生及时纠正一把,调整回正常的人生轨迹?
逆袭还有希望吗?
这样的想法不止你一个人有:继续留下等待逆袭的机会还是早早收心回到我的小城?大城市什么都好,与之相配的,物价也很好!房子也不例外,调查显示,近72%的受访者坦言身边因买不起房而离开的大有人在。
这是北京一号线偏东地铁站所有沿线房价,均价五万/平,越往中心地带走数字越高,即使月薪过万的年轻白领,依然觉得自己“太穷”,挣得赶不上花的,买房甚至想都不敢想。
这还只是目前一线城市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对于动辄“300万”起的总房款,毫无疑问,那些在北上广深任何一个地方有套房子的人,都已跻身中产,有房无房成为新的判断标签。
既然“长安物贵 居大不易”,在完全放弃之前,还有否逆袭的机会?
逃离还是放弃?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这里只适合最强者。很多人总说逃离北上广,却少有人说放弃北上广,楼市需求自然外溢,环京、环沪楼市的火爆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环京、环沪板块是年轻人留在帝都、魔都的最后机会。想要死磕,遥遥相望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虽然你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双城记”的生活,媒体的报道里不乏每天对于北京上班、天津居住或者是河北居住“候鸟”人群的报道,他们每天从家到单位的交通工具涵盖了公交、高铁、地铁等等。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认为每月的交通费合计比房租便宜!而且,这种生活,习惯了!在北京上班,也习惯了。
去年930调控新政为楼市注入一针降温剂。原来是买不起,现在真的成了买不了!购房资质又将很多人挡在了门外。
京津冀一体化,使得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天津或者周边的武清、河北的廊坊或者燕郊、涿州、固安等地。这也许是一个选择,未来包括高铁地铁在内的轨道交通将四通八达,交通的便利切实节省了出行的时间,缩短了与中心城的距离。
省会也真的不错!
真心建议很多年轻人在家乡的省会买套房,目前看来,一线很多城市在限制人口总量,所以未来各大省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很大,房子价格的上升空间也显而易见。
而且,这些城市集中了全省最优秀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颠颠脚尖,使使劲努努力,用一线的工资来养省会的房贷,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面临选择的人都会自问,到底要去哪里呢?其实去哪里都要考虑买房的现实。择一座城,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关键看你跟谁一起、怎样生活!没有哪一代人的生活是容易的,这一代人折腾了,但愿下一代在这个基础上奋斗起来能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