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暴涨的旧产品 才是危险的泡沫
AM12:00,Apr.27th,2017
文︱刘德科
1st
近期拍了好多地,拍得奇形怪状,在中国的许多角落。
拣几块典型并且费解的,说一下。
前天(4 月 25 日),北京有块宅地,楼面地价拍到了 31773 元/㎡,但是将来的房价只能强制卖 2.9 万元/㎡,还含了装修费用。
地价贵过了房价,不仅是贵过周边在售楼盘的价格,而是贵过了自己将来要卖的房价。
看不懂?听起来很离谱?新闻传播的逻辑之一,差不多只流行最刺激的某一个点。这桩新闻最刺激的点就是,地价贵过了将来要卖的房价——潜台词是,地产商竟然还要玩,可见楼市有多疯狂。
地产商没那么傻。拿地的是上市国企,北京城建,就算是为北京人民做贡献,也要对股东负责啊,毕竟是上市公司,如果是明摆着亏本,肯定不会这样拿地的。
这块地地段不错,朝阳区管庄乡塔营村,离中国传媒大学不远,计容地上建筑面积大概 10 万㎡多一点,但不全是住宅,住宅大概 7 万㎡多一点。
也就是说,还有 3 万㎡左右的公建面积,至少可以盖写字楼,或者其它什么。住宅只能强制卖 2.9 万元/㎡,但公建没有强制售价,还是可以赚钱的。
另外,每一块地,都有地下面积。如果时机巧合,地下空间也可以卖钱;如果时机更巧合一点,地下空间可以当住宅卖,甚至当别墅卖。以前,恒大就成功地这么干过。
此外,理论上还可以做一些商铺,也能卖不少钱。
所以,不用替地产商担心,他们可能会做亏本的事情,但绝对不会做事先就知道是亏本的事情。
不要被表面的新闻刺激点,吓到。
2nd
更搞笑的是杭州。昨天(4 月 26 日),杭州拍了几块地,其中一块商业用地拍到了 100% 自持,央企招商拿下。搞笑点在于,有一些地产商说,这下杭州不得了,向北京看齐了,终于也有一块 100% 自持的土地拍出来啦。然后,得出结论:杭州楼市疯爆了。
北京是你杭州能比的吗。人家北京的 100% 自持,是住宅用地,而杭州是商业用地。
商业用地 100% 自持不是很正常吗?即使政府不强制规定,也有一些睿智的地产商主动自持商业用地——那些地产商不是赚快钱的,他们更在乎资产配置,他们更懂地产金融化,他们可以把自持商业项目变成灵活而合法的融资工具。
别替地产商瞎操心,不是只有靠卖房子才能赚钱。持有房子,同样可以赚钱,只是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
况且,由于限地价,地产商还占了便宜,没用多少钱就拿下了。这是全体杭州人的损失,便宜被地产商占了。
昨天,杭州市中心还有一块地,一半住宅一半商业,限地价,所以只拍到了不到 3.95 万元/㎡,央企中冶拿下的。然后,又有一些人得出结论:实际楼面地价已经破了 5 万元/㎡。
这种结论,是在恐吓善良的购房者。潜台词是:你看你看,地价实际上是破了 5 万元/㎡,你现在不买房更待何时。
但是算法不对。按照老得掉渣的算法,那块地一半住宅一半商业,那么商业面积得打折算,因为商业性质的房子不值钱;所以,算出来住宅的楼面地价是破了 5 万元/㎡。
谁说商业性质的房子不值钱?那是你们那些老套的地产商不会玩。
人家央企中冶用了不到 4 万元/㎡的楼面地价,就在杭州市中心拿下了一块宝地,占了一爿便宜,还替人家瞎操心,还让自己恐慌。
在这样的楼市,要不要买房是一回事(当然该买),但如果因为不明就里的恐慌而去买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3nd
最后再说前几天(4 月 22 日)连云港那块宅地,在万达广场北侧。楼面地价 9038 元/㎡,溢价率 231%,周边在售的房价差不多是 1 万元/㎡左右。
于是,那个经典的问题又来了:地价跟房价都差不多了,要么地产商亏本,要么房价得涨?
面粉贵过面包,所以面包得涨价。这似乎是常理。地产商们当然有赌的成分,但是,他们在疯狂拿地时,基本上还是按照房价不涨的逻辑来决策的——要在房价不涨的前提下确保不亏本甚至赚钱。
9000 元/㎡的楼面地价,周边房价 1 万元/㎡,怎么不亏本?怎么赚钱?按照老套的思路,当然得亏本。但是聪明的地产商是能赚钱的。谁说周边的房价 1 万元/㎡,他的房子就只能卖 1 万元/㎡?
周边的房子是需要去库存的旧产品,新盖的房子可以是万人捧的新产品——更多的实用面积,更合理的户型设计,更有面子的观感。即使这座城市的整体房价真的不涨,他们的房子虽然单价贵了,但总价说不定还更便宜。
还可以盖一些别墅、排屋、多层洋房,当然更不会是只卖 1 万元/㎡。如果政府允许,卖 2 万元/㎡都有人抢——前提是那家地产商得走在产品变革的最前沿。
房产品的更新换代,真的跟手机一样频繁。
所以,我们在谈论房价时,通常只是看到一个数字,而没有看到数字背后产品的变革。
我们的官方数据,也只是统计冰冷冷的数字,并且去控制数字,而鲜少关心数字背后的产品变革。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除了行政制度上的变革,当然还包括产品形态的变革。
所以,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即使房价在涨,楼市还是存在后悔药,还没买房的人不一定非得后悔——不是说房价涨了,你就得花同等倍数的钱去买房;你得有一颗火眼金睛,去买那些更新换代过的房产品,而不是用涨过的价格,去买旧产品。
反过来说,即使房价暴涨,你手上的旧形态的房子,未必会有新产品的涨幅。
是为产品端的「供给侧改革」。那些暴涨的旧产品,才是危险的泡沫。
4th
再补充一点,恐吓有两种——
一种恐吓是,面粉贵过面包,所以你现在就得买面包,结果你一慌乱,就买了过期的面包;
另一种恐吓是,你看,我用办法让面粉比面包便宜了,你不用着急的。
但是,你不该被恐吓。总之,别被那些无知的新闻吓到。
热门城市房价趋势直播分析会
详见今日德科地产频道二条文稿
Or by a cyder-press, 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周一至周五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