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泰:最丧大英雄

发布日期::2017-05-04浏览次数:187

摘要:宋家泰读《资治通鉴》9 关于写这个系列文的缘起,点这里可见。 西汉在刘病已手上中兴的时候,老对手匈奴却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栾提壶衍鞮,带领数万精兵攻击乌孙王国,遭遇大雪,撤回国的不到1/10。匈奴元气大伤,墙倒众人推,又被丁令王国从北部、乌桓王国从东部、乌孙王国从西部联合打击,人口丧失3/10,牲畜丧亡5/10,境内大乱,贼盗蜂起,好多卫星国不再听匈奴话了,匈奴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汉帝国也趁机出兵狠狠揍了匈奴几次。流年不利,公元前68年,匈奴再次发生大饥荒,老百姓和牲畜死了7/10,

宋家泰读《资治通鉴》9


关于写这个系列文的缘起,点这里可见。


西汉在刘病已手上中兴的时候,老对手匈奴却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栾提壶衍鞮,带领数万精兵攻击乌孙王国,遭遇大雪,撤回国的不到1/10。匈奴元气大伤,墙倒众人推,又被丁令王国从北部、乌桓王国从东部、乌孙王国从西部联合打击,人口丧失3/10,牲畜丧亡5/10,境内大乱,贼盗蜂起,好多卫星国不再听匈奴话了,匈奴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汉帝国也趁机出兵狠狠揍了匈奴几次。流年不利,公元前68年,匈奴再次发生大饥荒,老百姓和牲畜死了7/10,1×7/10×3/10=0.21,也就是三年不到,五个匈奴人死了四个,还要维持庞大的军队防备汉帝国,双方军队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匈奴也渐渐颓了。


就像人一样,身体羸弱,就百病缠身,匈奴又开始内乱,公元前57年,匈奴五位单于同时并立,互相攻击,内战打得非常残酷。汉帝国坐山观虎斗。后来五个单于,死了俩,剩了仨,都向汉帝国示好。闰振单于在公元前54年归附汉帝国。郅支单于栾提呼屠吾斯(匈奴单于的名字都好长,下文简称郅支单于),公元前53年把儿子派到中国当人质;最大的那一派是呼韩邪单于栾提稽侯珊(下文简称呼韩邪单于),干脆在公元前51年到长安朝见刘病已,这是汉民族历史上的巅峰时刻,匈奴从公元前3世纪崛起,南下侵略,中国与之苦苦缠斗200多年,终于获胜。


中匈两国首脑在长安渭河大桥相会,进行了深入、友好、长时间的会晤,双方高度评价中匈关系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同意在新起点上推动中匈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更好惠及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既然大家成了盟邦,呼韩邪单于索性邀请汉帝国派军队进驻匈奴王庭,帮着镇压反叛。饥馑的匈奴群众,由汉帝国边郡储藏的粮食救济。这让人想起德国战败的场景,可见匈奴那时真是频临崩溃,整个国家都不好了。想想当年40万匈奴大军在白登围困刘邦的风光(见《叛徒的下场》)、抢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烽火直达长安的快意(见《众神的草原》),真是恍如隔日。


公元前49年。一代明君汉宣帝刘病已逝世(他的传奇见《换成你咋办》。汉元帝刘奭继位。从此汉朝皇帝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现在匈奴只剩下一个郅支单于还在折腾。他往西跑,远离汉帝国,开始攻击乌孙王国。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乌孙王国被这支匈奴残部打得屁滚尿流。郅支单于的事业略有起色,公元前44年,他希望汉帝国送还他当人质的儿子。汉帝国派了一个叫谷吉的使节护送人质回国。谷吉的同事们都觉得郅支单于不是太靠谱,担心谷吉出危险,建议谷吉把郅支单于的儿子送出边塞就可以了。


但谷吉坚持要把郅支单于的儿子送到家(新疆承化县,距离长安直线距离2300KM)。谷吉的理由是汉政府已经养育郅支单于的儿子十年了,大家还是有感情的,要是这次只送出边塞就大家就byebye了,这就暗示双方永远断绝关系了,人家以后还怎么愿意和中国交往?如果把郅支单于的儿子送到家,郅支单于可能会感动,会感恩,大家以后也许就会有和平,如果有啥闪失,郅支单于把我谷吉杀了,他们只会逃得更远,咱们的边境更会没事,牺牲我一个使节,让全国人民获得平安,这是国家的福分啊。最后刘奭批准谷吉把郅支单于的儿子送到家。


谷吉万里迢迢,把郅支单于的儿子送到家,但郅支单于不仅不感谢谷吉,反而兽性大发把谷吉给杀了。杀了谷吉之后,郅支单于自知负汉,担心被汉帝国报复,果然往西跑得更远,越往西走,天气越冷,郅支单于的部众路上冻死了不少,只剩下三千人。但匈奴的战力不能小觑,凭这点兵力,照样把乌孙王国打的一败涂地,甚至乌孙首都赤谷城(新疆伊宁)都被攻陷了,乌孙整个西部广大地区残破。郅支单于在西域作威作福,老卵的不得了,征发当地老百姓为他建了一座城,就叫单于城。


汉帝国前后派出三批使节,到郅支单于那里追问谷吉的下落,郅支单于困辱中国的使节,对汉帝国皇帝的诏书,嗤之以鼻,还出言挑衅,说要不我再把儿子送给你们当人质?


当时汉帝国在西域已经设“都护”,都护叫甘延寿,他的副指挥叫陈汤。陈汤为人沉着勇敢,深思远虑,总想着建立不世功勋,留名青史。他觉得郅支单于就是一只狼,如果任由他发展下去,把大宛、乌孙、康居等国都吞并,会重新对汉帝国形成战略威胁,后果不堪设想,还不如趁他现在羽翼未丰,征调生产建设兵团的民兵、再加上乌孙的军队,一举把郅支单于拿下。


甘延寿觉得有道理,准备写封邮件请示老板。陈汤说,你邮件发了以后,老板肯定会找公司高层领导和一些职能部门总经理讨论,这帮家伙都是平庸的官僚,对郅支单于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肯定不同意的。我们直接干好了。


甘延寿迟疑不决,不久之后他生病,卧病在床,陈汤单独行动,假传圣旨,动员了西域各国的军队,再加上车师的生产建设兵团,一共4万余人,集结完毕,准备出征。甘延寿听到消息后大惊失色,从病床上爬起来,企图阻止,陈汤手按剑柄,怒喝甘延寿,说我们TMD都已经集合了,你小子想让大家泄气啊!甘延寿牙一咬,那就干吧!


于是大军兵分六路出发,出发当天甘延寿和陈汤这哥俩才发出奏折,弹劾自己假传圣旨,以及为什么一定要攻打郅支单于的原因。大军在路上碰到郅支单于的人,陈汤打得打,拉得拉,分化了一批,瓦解了一批,对郅支单于的实力搞的也很清楚,还释放出自己带的粮食不多的假情报,郅支单于觉得汉帝国军队也就是“星期攻势”而已,顶一下就过去了,舍不得自己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就没有逃跑,在单于城准备固守。


甘延寿、陈汤的大军抵达单于城,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资治通鉴》记载,有几百匈奴战士,在城门两侧集结,结成“鱼鳞阵”,向汉军挑战。“鱼鳞阵”是罗马军团常用的阵法,在中国史书上只出现过这一次,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罗马军团的一支部队,不知怎么流落到中亚了。还有学者考证,说这支部队战败后被俘虏,都被安置到了甘肃骊靬村,现在村民都是罗马人的后裔云云。现在那里还修了一个古罗马城,成为甘肃省的金牌旅游地了。


血战到底


甘延寿、陈汤带的中国远征军,其实是支联合国军,因为除了汉帝国的军队,还有西域各国军队,光参战的国王就有15个。中国远征军对单于城发起总攻,单于城修的很坚固,除了土城,外面还有两层坚固的木墙,匈奴战士可以站在墙上往下射箭,战事惨烈,远征军伤亡不小,于是远征军纵火烧了木城,匈奴守军退回到土城,深夜有几百个匈奴骑兵企图突围,被中国远征军悉数射杀。


郅支单于非常彪悍,他身披重甲,在城楼上亲自指挥作战,自己的皇后、夫人,几十个美女,也持弓箭反击中国远征军。这让我想起了利比亚卡扎菲的美女保镖团。当然结局也都差不多,美女保镖们伤亡惨重,郅支单于被射中鼻子,满身是血。正在危急时刻,郅支单于的援兵赶到,反包围了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两线作战,但郅支单于的援兵始终始终无法楔入。接下来远征军用盾牌推土,堆在单于城下,然后将士们从土堆上攀爬入城,开始巷战。郅支单于带着一百多个男女战士再退到皇宫,中国远征军争先冲入,郅支单于战死。郅支单于的援兵逃跑。


中国远征军从皇宫里搜出了谷吉的符节和书信,接下来大屠杀,把郅支单于的皇后、太子还有各种各样的王都杀了,算是为谷吉报了仇。单于城里的金银财宝,谁抢到就是谁的,俘虏也都分给了参战的西域各国。因此,也有人说那支会摆“鱼鳞阵”的罗马军队——如果真是罗马兵的话——是不可能被带回甘肃再专门安置的。


公元前35年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送到长安。甘延寿和陈汤上书,建议把郅支单于的人头挂在长安的外国使馆区,昭示天下,让大家知道,胆敢冒犯强大中国的,距离再远,也必诛杀,这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由来。刘奭爽得很,专门去祖庙祭祀,向列祖列宗汇报这次的好成绩。然后大赦天下。


陈汤此举,战略影响深远,呼韩邪单于听说郅支单于被干掉了,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自己的对手被干掉了,害怕的是中国这么强大,哪天自己得罪了中国,也会被“虽远必诛”,于是呼韩邪单于就再次请求入朝觐见,并希望当中国女婿。公元前33年,刘奭把王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这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呼韩邪单于想不到中国这么慷慨,居然把四大美女之一赐给了他,感激涕零,脑子一热甚至表态愿意永远当中国的边防军。


最终衡量我们的,是内心的勇气。甘延寿、陈汤建立的是绝世功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让人热血澎湃,两千年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听起来也非常自豪,非常敬仰。


但是,英雄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我们总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大英雄陈汤接下来很丧。


宰相匡衡和最高检察长李延寿,对陈汤假传圣旨这件事,深恶痛绝。再加上陈汤有些贪财,他把打仗抢来的金银财宝,违法带回国,于是很多部下被逮捕,陈汤赶紧上书皇帝刘奭,说我们从万里之外班师凯旋,还以为中央会派慰问团来迎接我们呢,怎么反而把我们的勇士抓起来呢?这不是为郅支单于报仇么?


刘奭下令,立刻释放被捕的远征军将士,沿途政府盛大劳军。


但宰相匡衡认为,如果不追究假传圣旨擅自调动军队这件事,反而奖励陈汤等人,以后大家就会有样学样,争着采取冒险行动,以图侥幸成功,与蛮夷发生冲突,会为国家招来灾难。刘奭其实是很赞赏甘延寿、陈汤的,但是觉得宰相匡衡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到底对甘延寿和陈汤做什么样的组织结论,久久不能决定。可惜那个时候没有《奇葩说》,大家可以辩论一下。


有个官员叫刘向,写了洋洋洒洒一大篇奏折,为陈汤说话。我觉得写得真好,因为《资治通鉴》记录了很多奏折,不少文辞华丽,但是没啥逻辑性,这篇奏折逻辑性很强。刘向指出:


1、郅支单于是个恐怖分子,很有威胁,陈汤杀得好,这是大功一件。先把整件事的性质定调。


2、陈汤杀了郅支单于,让西域各国慑服,连匈奴的呼韩邪单于也服了,愿累世称臣。说明这件事的连锁反应也很好。


3、跟以前汉帝国的历次征讨匈奴行动相比,比如汉武帝时期李广利大军征讨大宛国,打了4年,死了5万人,才获得了30匹汗血马,就那也封了两位侯爵,升了一百多个官,陈汤他们这次出征,成本很低,利润很高,两者相比,陈汤对国家的贡献是李广利的100倍,那就更应该升官进爵。


4、评价一件大功勋,不能斤斤计较小的过失,鉴别某项伟大的善行,不能紧咬着一点瑕疵不放。所谓“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5、甘延寿、陈汤万里远征归来,浴血苦战的功劳被抹杀,却被舞文弄墨的人反复挑剔,这是奖励有功之臣的方法么?以后大家还怎么为国争光?


刘奭终于明白了,不顾宰相匡衡等人的反对,封甘延寿为义成候,陈汤为关内侯。俩人都升了官,当首都警备军的指挥官,每人还发了黄金100斤作为奖励。


如果这是一条结束线,故事从此结束,英雄从此过上了美好的生活,那真是一个完美的鸡汤故事。键盘侠们虽然把 “明犯强汉者,虽然必诛” 作为slogan,但其实他们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陈汤后来的故事。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去世。儿子汉成帝刘骜继位。宰相匡衡抓住机会继续整陈汤,说陈汤以前在西域独断专行,盗取战利品,于是陈汤最终还是被免职。正好康居王国送了王子过来当人质,陈汤上书,说这个王子是假的,可经过调查,这个王子居然是真的。本来就被官僚集团看着陈汤就刺眼,正好抓住这个错,陈汤被捕入狱,有可能被处死。


这时候有一个官员叫谷永,为陈汤仗义执言,他上奏说以前楚国有大将芈得臣,晋文公姬重耳坐不安席;赵国有大将廉颇、赵奢,秦国不敢进犯井陉关,这说明战争期间能克敌制胜的将军,是国家的爪牙,对待他们要慎重,要保护。陈汤击斩郅支单于,威震百国,自汉朝以来,在海外作战的将军,没人有这样功勋的。现在陈汤被控谎报军情,被关了这么久,当权者还想把他杀了,这跟秦国把战功赫赫的白起逼死有什么区别?《周书》上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这才是领导”,就算是一条狗,一匹马,对人付出辛劳,死后主人都不忍舍弃,还要用破帐篷裹一下再安葬,况且对国家有大功的英雄?如果把陈汤判处死刑,我们不就跟秦国一样了么?老百姓会怎么看我们?这不是勉励忠臣的办法啊。


刘骜看了奏折后,把陈汤放了,但是剥夺了他关内侯的爵位,贬为战士。


公元前29年,西域总督段会宗被乌孙亡国的部队围困,向中央求援,段会宗请求征发西域各国军队救援。大将军王凤跟文武百官商量了好几天,也拿不出一个主意,王凤建议刘骜召见陈汤问问情况,因为陈汤谋略胜人,又熟悉西域各国的情况。


于是刘骜召见陈汤。陈汤在攻击郅支单于的时候,染了风湿,两条胳膊都不能屈伸,刘骜特别准许他不用跪拜,把段会宗的奏折拿给陈汤看,陈汤看了后说,我觉得这件事用不着担心。刘骜问,你凭啥这么说? 陈汤说,西域各国,五个士兵的战斗力只能当一个中国士兵用,因为他们的武器落后,刀剑不锋利,弓箭也不强(西域不产铁,冶炼技术也不行)。兵法上说,攻城部队要超过守城部队一倍,才算势均力敌,现在包围段会宗的乌孙军队,并没有一倍,他们搞不定段会宗。所以陛下不必忧虑。再说部队行军,每天只能走五十里,如果是重装备部队的话,一天只能走三十里。我们动员西域各国部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抵达前线,段会宗要是自己顶不住,我们也来不及救他,最多为他报仇而已,那也不用急于一时了。刘骜问,那咋办?你觉得肯定能解围么?啥时候能解围? 陈汤知道乌孙军队不过是乌合之众,以他的经验,判断乌孙军攻击时间不会超过数日,陈汤就跟刘骜说,现在已经解围了,不出五天,当有捷报。


第四天,段会宗捷报到。


无论是王凤还是刘骜,这下子服了,都觉得陈汤还真是个宝,就让陈汤当统帅部作战参谋长(从事中郎),军事方面的事,都让陈汤决定。


如果这是一条结束线,故事从这里结束,英雄从此过上了美好的生活,那仍然是一个完美的好莱坞大片。但是,咸鱼翻身的陈汤的丧还是没有结束。


一直很欣赏陈汤的大将军王凤,在公元前22年去世。公元前15年,首都卫戍司令王商弹劾陈汤,一个罪名是陈汤说昌陵可能再强迫移民,一个罪名是陈汤说冬天出现黑龙,是因为皇帝刘骜屡屡私自出宫游逛的反应。


这两件事情都是刘骜的龙鳞,触碰不得。


先说昌陵。古代帝王,一上台就开始给自己挖墓,建陵园,昌陵就是刘骜给自己建的陵园,但盖了好几年后烂尾了,之所以成为烂尾工程,主要是刘骜想给自己盖个大墓,工程量太大。昌陵所在地下水位又比较高,我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负责任的说即使现在,挖地下车库的时候,如果地下水位高,都会大大增加工作量和成本,古代没有办法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和卷材防水,只能垫高地基,先建一个高大的夯土台,因此昌陵盖了好几年,花钱无数,但工期缓慢。建造昌陵期间,汉朝连年遭遇自然灾害,社会矛盾激化,可谓“天怒人怨”,最后刘骜只好另选一个地方盖陵园。当初建昌陵的时候,有人反对,有人支持,陈汤是支持派,还说要是千年大计的“昌陵新区”建好,他和老婆孩子第一批迁过去,为天下先。现在昌陵盖不成了,陈汤还在散布谣言说仍要强迫移民,啥意思?就好像大领导已经不愿意再谈曹妃甸了,自媒体还在说要移多少个央企总部进去要扩建多少个钢铁厂,哪壶不开提哪壶,能不被封号吗?


再说出宫游玩。刘骜经常带着十几个保镖私自出宫,在长安街巷飙车,去长安郊外玩,还参与斗鸡赛马,自称是自己铁哥们富平侯张放的家人。为这事儿太皇太后、皇太后、大臣没少劝诫,刘骜根本不听,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因为汉武帝刘彻年轻的时候,也经常这么干,刘骜这都不是事。


陈汤妄议中央大政方针,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按律当斩,总算刘骜还记得的十几年前陈汤击斩郅支单于的功劳,就把陈汤贬作平民,发配边疆。相当于现在的劳改。


直到公元前7年,刘骜去世,刘欣上位,才又有一位官员叫耿育的上书,为陈汤喊冤,说陈汤 “雪国家累年之耻,讨绝域不羁之君,系万里难制之虏”,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先是被当时的丞相匡衡排挤,后来又被抓,好容易放出来,又被贬到边陲。可我们政府呢?直到 “虽远必诛” 事件过了几十年,咱们前往西域各国的使节依然津津乐道收拾郅支单于的往事,我们用英雄的事迹震慑帝国,却把英雄放逐囚禁,耿育说,战士们筋骨全断血战荒野,却不免被某些人用唇舌钳制,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这才是我为国家担心的地方。


刘欣下诏召回陈汤,终于在发配边疆8年后,陈汤回到长安。最后陈汤在长安逝世,跌宕起伏的一生结束。


沃卓斯基姐妹导演的Netflix神剧《sense 8》第二季这几天就要推出。我们用第一季里的台词作为这个故事结尾:


为什么看过那么多黑暗后,我还是觉得这世界那么美······


这就是生活,恐惧,愤怒,欲望,爱,想要不再感受感情,不再渴望感受,等同于感受死亡。




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写到了第9篇。这是之前的8篇文章: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