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粉丝:
最近这段时间,一些已经买了商住的粉丝和市民,确实没什么好心情。
大家都知道,“商住”也叫“商改住”,说的是一些商业、办公用房违法违规打隔断增加居住用途的房子;今年3月26日,北京出台了新政策,【重磅】“商改住”限购! 在建在售“商办”不得卖个人 | 京房字出品,把这一类的在建、在售市场给整顿了。
按说违法违规商改住涉及的人不少,但很奇怪的是,作为一个有着业内第二丰富资源的公益公众账号,至今为止,我们没有收到超过20人的求助。【京房字】甚至已经调取了从1999年以来所有规划、指标、政策,等着发公开课,结果除了一堆恼怒的人来硬怼之外,居然没有什么人问“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这个奇怪的现象,今天有了答案。我们收到了粉丝们的举报,说有个“京房子”正打着正义之士的旗号,煽乎商住业主“维权”。
还有这种事?对于后台粉丝的留言,我们都是这么回复的:
【京房字】说话,向来有理有据,晒政策,晒文件,晒证据。那么证据在这里。
先蹭京津冀热度,昨天又改名“京房子”,今天就发所谓的“维权”信息,吸粉的想法不要太明显。毕竟它此前还推送了各种“投资”消息呢,怎么也得为自己站台,对不对?
但是,
煽动一时爽,可你想过后果吗?
【京房字】专家组成员,并不是从【京房字】成立之后才开始做公益;
大概从20年前,就有专家组成员开始关注、介入很多小区业主维护自身权益的行动了。
绝大多数粉丝能想起的曾经出现的情况,【京房字】专家组基本都了解。
在这些行动中,最成功的,莫过于自身占理、冷静、理智处理问题的;
最失败的,都是那种被几个人煽乎起来一拥而上,结果徒劳无功的。
从初心来说,【京房字】不愿意看到大家徒劳无功。但不撞南墙,你们怎么会知道,那些写着“此路不通”的路,真的不通?
比如,“京房子”李鬼写的这些“血泪心声”:
请问,这些内容除了看上去让一些买了商住的人觉得有共鸣,有用吗?能实际解决问题吗?
请问,到底是谁引诱百姓买商住了?
他所谓的“感激”,应该来源于谁?
新闻媒体替不法开发商说话的还少吗?不少的话,这一轮轮的整治媒体乱象,是为什么?
再说一个,“我要居住!”这个问题,说出来真的占理吗?这房子规划就不是用于居住的,竣工验收的时候也没有居住功能,合同上也没写“住”,房产证上也没写“住”,这么理直气壮喊出来一个“我要居住”,有用吗?
这就好像,我拿着报纸广告,去一家商场中买到一块假金条,我能找质检部门去说,报纸说是真的,我就是当真的买的,卖我的人也说是真的,你就得给我出一个真金的证书吗?
跟着起哄的各位大哥大姐弟弟妹妹们,问题真的不在这儿。
“商住”的真相,你想过吗?
前一段时间,【京房字】被一个热情似火的小姑娘用100多条信息怼了。核心思想是:
我买不起住宅已经够冤的,买个商住,凭什么不能挣钱?
我投资了,凭什么要承担损失?
我现在就想卖掉,凭什么ZF出了政策之后,把我的房子价格砸下来了?
中介凭什么不代理我的房子?
商住有雷我哪知道?
过去政策那么多,我凭什么都要一一看完?
……于是我们问了个问题: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投资对不对?这么大的投资,你不先研究研究再下手吗?
然后我们又接到了这个姑娘的回复:
凭什么别人买房都挣钱了,就我要赔?
亲,真的,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挣钱。尤其是商住。商住的新房二手房利润比宇宙第二低,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比远郊区最不值钱的厂房好一点,而已。
所以,专家组成员从不推荐商住。从【京房字】2014年创立起,我们也一直不鼓励粉丝购买商住,发送的相关推文得有10多篇。比如
通州商住追通州商住值得吗?告诉你商住背后的秘密;
通州商住限不限购,重要吗?;
看这里!“商住”暗藏的N个坑。
等等,等等。
在看这里!“商住”暗藏的N个坑这篇推文里,【京房字】将所谓商住房的前世今生都详细的告诉了大家,并且告诉了大家商住房的11大弊端。包括商住项目的土地出让年限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正经渠道合理合法的)贷款期限一般不能超过10年;商住用的不是(正经渠道合理合法的)民水、民电;商住基本上都没有(正经渠道合理合法的)燃气等。
在这里多说一句,最近【京房字】的后台里,不少商住的业主提出,应该将商住划入学区。
其实,在刚才说的那篇推文里,商住房的11大弊端里,第一条就是——商住一般不强制性要求设计配套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商业、居委会等,所以您如果居住在商住房子里,可能享受不到这些配套服务,学区就更别想了(除了个别开发商配建学校而且已经承诺解决的项目,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如果你真的需要帮助,那可以平心静气地来问【京房字】,跟我们说你的各种细节情况,问我们怎么办。
给新粉做个科普,我们的【公开课】专栏,是超过200人针对同一件事情有疑问,专家组会发几千字长文做解释和解读;如果有求助,也是以200人为标准,同一个ID重复投不算,内容简单粘贴复制不算。
【京房字】始终建议大家,在了解、理解的情况下,再做出决定;你还不懂,就跟着起哄,看似努力了,但方向错了,又有什么用?
先踏踏实实弄明白性质和政策吧。
今天这个所谓“京房子”的推文里说,过去的这20年里,政府没怎么管商住,导致大家放心购买;“买商住的人也是被政府逼的”;“政府部门甚至扬言进门拆除上下水”……
妖!言!惑!众!说的就是你,妖!言!惑!众!
不懂政策的,理直气壮地表现无知!
请问,北京什么时候鼓励过老百姓去购买商住,甚至是你所说的“去库存”?
去年,确实从国家层面开过口子,允许一些城市这么做;可这政策并未、从未在北京施行!
相反的,北京一直以来,都是告诫和提醒公众,商住没有居住属性,以及众多的弊端,需要谨慎购买。这10多年中已经有多道文件禁止,打击开发商打“商住”的擦边球!
但当然,这些文件出台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让开发商钻空子的地方;但任何一项政策或法规都是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
【京房字】收集了一些后台跳脚骂娘的信息,发现这次怒怼商住的,除了一些确实面临换房、有些着急的家庭之外(这些家庭如果需要,请向这期推送求助),很多都是加了高杠杆赌北京有可能加码限购住宅到纳税10年(传言不实)、商住价格疯涨自己获利的。
甚至还有人说,自己是卖了老家宅基地、抵押了外地几套房子,进北京炒商住的。
有“炒”就有“糊”。对于这些赌徒,【京房字】的态度是:打的就是你。政策出台抑制的就是整个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投机行为,抑制的就是“商改住”的违法违规建设!
包括到现在为止,【京房字】专家组还在辅助收集一些不合理的市场投机投资行为,希望帮忙去堵住漏洞,还市场健康。在下一步政策出台之前,这一块的漏洞确实存在。我们处在这样一个阶段,就要去承认现实,并且努力让它变得更好。
【京房字】后台还接到了一些投诉,说自己当初因为限购才买的商住,并不知道商住是商业和办公。
那么请问,您签合同的时候,办贷款手续的时候,拿房产证或者不动产登记证的时候,都不看房屋属性的吗?
此次北京对于商办类项目的整治,是为了让商办类项目回归其本身的规划属性,就是让住宅就是住宅,让商业或办公就是商业或办公。
在这期间,可能会影响到前期购买商住人群的利益。但遇到这种事,大家应该按照法律去理性表达自身诉求,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方式,不理性的维权。
这也是【京房字】的一贯宗旨,我们会帮助大家理性表达诉求,但不支持任何非理性维权。
厚颜无耻蹭热度,你想过后果吗?
这段话,不是对始终追随、爱护我们的粉丝说的。这段话,是敬告各位蹭【京房字】、“jingfangzi”热度的人和机构说的。
一个好的公众号,应该是自身的内容好,自然就会有关注度。而不是弄一个与别人相似的名字,去蹭热度,来提高自己的关注度。
而且,在微信上,也出现了一些以“京房子”名号建立的房产投资群,不是一个,是有多个。
除了这些,还有微博中蹭热度的“京房子”账号、今日头条中“京房字”后面跟着一串数字的高仿号、各种“京房zi”QQ群……
为维护【京房字】的权益,防止粉丝上当受骗,【京房字】特发布以下严正声明:
一、【京房字】的发布渠道,仅有以【京房字】命名的微信公众号、头条号、企鹅号、一点资讯号以及“京房字”微博,交流渠道只有此微信公众号中公布的QQ群和各推送下方留言处,其他打着“京房子”、“京字房”等名号的均与【京房字】无关!
二、【京房字】专家组都是业内有影响力的公义之士,推送和回复只为让大家认清市场不要上当,回复任何问题、帮忙处理任何问题都不要钱!不要钱!不要钱!
三、【京房字】是公益性的公众号,成立3年多来,我们为保障房、自住房等刚需家庭反映了不少问题,也解决了一些困难,但这都是基于符合相关的法规、政策的,大家有诉求可以找我们,我们接受一切有理有据、冷静理智的诉求;除此以外,要闹事的、无理搅三分的,请恕【京房字】不回应,不接待!
四、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要求,【京房字】只支持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需求,从不给投资投机性的购房行为以任何支持,也不会给予任何的投资建议,更不会设立所谓的投资QQ群或微信群!
对于所谓的“京房子”以及其今天发表的相关推文,【京房子】已经向腾讯提出投诉,并已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目前那篇推送的结果是这样:
同时,我们也敬告各位粉丝和全社会:
对于一个昨天才改名的“京房子”,以及此公众号组织的各种房地产投资群,我们建议谨慎加入,以避免入坑。
您进了一个连名字都蹭热度的“投资群”,就不怕像买了蹭“住”热度的商业一样,瞎买之后跌了吃亏吗?
公信源于责任,权威造就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