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车马费
房哥虽然现在干的是美容业,但这个号确实是房地产类的,自己也会关注很多牛逼的同行,像郑州楼市,四海为家,新地产陕西……作为一个业余的圈外人,还是得不断的学习的。
前阵子看到一篇文章《Hey! 记者同志 你的车马费掉了》,说的是地产媒体给开发商发软文拿车马费的事儿,表面看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事儿,但背后确实开发商和媒体微妙关系的体现,还是值得说说的。
车马费这东西在全国各个城市,所有行业都有,算是一种业内的潜规则。开发商每年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发布会,像样板间开放新品首发这些。为了保证现场效果,看起来人多一些,往往开发商会专门划拨出一部分费用给每家媒体,来鼓励大家出席发布会,这份补贴统一称为车马费。
房哥领过的车马费
关于车马费,房哥还领过两次,一次是200块,一次是300块。记得那会刚毕业,校招进了搜房。有一次主管发消息说,下午巨威大秦郡有个活动,你去参加下,然后自己就傻乎乎去了,进门的时候开发商的一个负责人跑过来说,一会活动完了来下财务室。
当时确实是一脸懵逼,直到落座后,就听到身边别家媒体的前辈在讨论,大秦郡的开发商给多钱,有人说是200,有人说是300,脸上透出激动的神情。
活动结束后,所有的媒体统一来到了财务室门口排队,进去一个人签到,开发商给一个信封、记得当时有十几家吧,自己也领了。
突如其来的300块钱反倒让人不知所措了。因为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心里非常忐忑,一方面在想自己一个月实习工资才1600,这几乎等于一个礼拜的工资,对于每天菜夹馍+公交车的穷学生而言,确实是一笔巨款。
同时又不知道这个钱要不要上交给主管,思来想去后,最终在网上买了台空气净化器,花了160,剩下的钱买了很多零食分给了同事,这件事过了一个礼拜之后,主管找谈话,问上次参加活动的车马费情况,我说给公司买了空气净化器了……
这件事儿后才知道车马费这东西是可以自己拿的,不用上交,算是工资外的额外补贴。
半年后实习期结束,去了在一个西安教育电视台的外包栏目,专门做美食的,由于经常要出去,也就有了更多参加活动的机会,虽然从地产行业到了餐饮行业,但对车马费这件事的领悟却更透彻了。
受贿与索贿的博弈
相比较网络媒体,电视台的车马费就更加赤裸裸了。不像地产行业,那种活动方主动邀请的机会很少,基本都是员工自己在网上搜,什么美食城开业了,茶城活动了,然后主动给人家打电话,说我们是电视台某某栏目组的,你们那开业需不需要媒体报道,如果对方有意向,就开始谈车马费给多少,去几个人,如何如何,如果说前面地产行业那叫受贿,那电视台这种就是纯粹的索贿了,而且是行业惯例。
有了这两段工作经历,对于车马费这个事算是有了深刻体会,一句话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后来来到了美容行业,也没这么多门门道道,也就很少接触了,直到看到新地产关于地产媒体车马费的文章,发现车马费确实没有减少,却异常廉价了。
通常流程是,拿了开发商的钱,然后跪舔,最后搬运开发商通稿,这个时候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就是谁又开盘告罄了,谁又热销了多少亿了,当一家媒体这么发的时候,业主还怀疑,但是所有媒体都在发同一个开发商的软文时候,大大部分人就信了,开发商宣传卖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有人会反驳说,就算我拿了钱,可我依旧能做到公正客观第三方,真TM扯淡。从你冲着开发商一句,我们有车马费,你来不来,到签到单上签名,无意中开发商已经传达出:我这有你收钱的证明,你要好好给我干活。
西安车马费怪现象
而在车马费的驱使下,媒体行业也呈现出很多怪现象:
根据房哥了解,西安开发商的活动里参与最多的是网媒、其次报媒,最后是电视台,而开发商给的红包标准也不一样,身边有同行吐槽,说这几年开发商抠的很,基本都是200,给300的很少了。
像西部网货之前年会曾给过媒体1000块,那简直是奇迹。钱拿了后一般都是拉一个微信群,以后需要发个稿,参加个活动,也不好意思不去,去了万一还有红包呢,不去别家都去了,我不去不太好,万一开发商下个月广告订单忘了我呢?
说到底,如果把这件事理解为一个交易,为什么价码在不断变低,房哥以为核心原因就是开发商心里认为你不行,在你身上投钱没什么效果,同时又为了充面子,那就给个200块打发一下。作为媒体而言,现在市场这么不景气,手上没广告订单,咋活呢?算了,拿一点是一点,苍蝇小也是肉。
现在二者的关系就是一攻一受,而媒体已经沦为绝对的受。自己成都有位朋友有次来西安出差,说西安媒体没有骨气,房哥当时以为这说法有点偏激,毕竟开发商是媒体的主要客户,服务好了拿的服务费才会多。但问题就在这个服务好是如何界定的,目前来看这个服务好就是无限的吹捧、转载和跪舔。
对于开发商而言,现在消息获取渠道这么多,业主又不是傻子,真正全靠网上忽悠就掏钱的业主能有多少呢,买房这么大一笔钱,当业主实地去看后,发现和你宣传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试问你的媒体朋友是神助攻呢还是坑队友呢?
对于媒体而言,现在的市场环境是一方面需要去参加开发商活动去了解市场,同时更需要的是参加活动后,有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真实的表达,房子也是商品,有优点就有问题,大家又不傻,敢不敢提出点质疑?
只会唱赞歌,你迟早要黄,现在主流的几个地产媒体网站,谁敢公布下每天真实的流量呢,那广告挂上一年,看有几个人去点呢?穷则思变,而非哭穷堕落。
开发也仔细想想,你要的是通篇的转载,还是客观真实的去讲清楚你的项目,让业主自己根据经济实力,个人需求去选择呢?车马费确实是维护和媒体关系最廉价的成本,但换来的软文,有什么意义呢?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还是写周报的时候看起来内容多一点。
很多时候,人们常把媒体和自媒体放在一起对比,媒体的看不起自媒体,说你们都是野路子出身的,没我们专业。自媒体的也看不起做媒体的,说你们只知道收钱跪舔,从而去讨论谁会先死?
但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如果有一天媒体死掉了,一定是自己作死的,当有一天你们认为媒体就是参加活动——发软文——拿红包破罐子破摔的时候,那么就没什么尊严可言了。
扯了这么多,并非装比,而是我这个行业外的人也看不下去了……
由于房哥一个人精力有限,留言回复不及时。应大家要求,开通房哥业主论坛,有问题大家相互解答,扫码进入,严禁广告!
长按进入房哥业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