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河南沁阳市的河南蛮蛮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正式运行。该项目是河南蛮蛮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蛮蛮云”)与沁阳市政府合作的高新技术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晋、陕、鄂、鲁等省重要的云计算基地。
蛮蛮云计算中心项目的运营意味着沁阳在布局大数据产业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预示着蛮蛮云与河南各界将展开更加密切的合作,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沁阳与全球资源互联互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推进大数据发展步伐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海外的步伐。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实现信息流、数据流的互联互通,将沿线国家的核心生产要素、优势资源连接起来,带动沿线国家数据经济发展,让各国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红利尤其重要。
基于此战略层面的发展布局,河南省推进全省大数据发展步伐,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发函批复,同意在河南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随后,河南开始加速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建设。
在河南沁阳,围绕河南省“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打造而成的沁阳大数据产业园,以“立足沁阳,服务全省,面向中国,互联世界”为目标。
沁阳市委书记薛勇介绍,河南蛮蛮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豫晋陕鄂鲁等周边五省最大的云计算基地,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预计到2025年年底,产业园将实现产值500亿元,将成为国家级信息产业园和大数据处理中心。
焦作市副市长焦作市副市长武磊认为,蛮蛮云入住沁阳大数据产业园,标志着沁阳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走在了焦作前列。也希望沁阳依托该项目谋划实施大数据产业园,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整合、开拓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沁阳与全球资源互联互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薛勇表示,沁阳坚定不移地把大数据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规划了2200亩的大数据产业园,在能源、用地、人才等关键要素上向大数据产业倾斜,希望能够抓住云计算大数据推动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宝贵机遇,抢占云计算技术的制高点,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设计、服务外包、影视制作、大数据金融等产业快速发展。
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据介绍,大数据中心是沁阳市大数据产业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总体建设共分三期,总占地面积280亩,预计可容纳10000+机柜,提供多运营商接入,具备丰富的网络带宽资源,路由可一跳到骨干。提供双路直供+2N的UPS+N+1柴发的电力配置,可提供高于国际T3电力标准。
蛮蛮云董事长高军良
蛮蛮云董事长高军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十到十五年时间里,都是将国外的企业以及技术引进来,但是现如今,本土人才、技术成长速度非常快,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走出去,而云计算在此过程中作用举足轻重。
而现如今,大多数业务问题普遍存在于终端覆盖难、用户的播放体验差、播放内容没有安全保障且网络速度慢,加速成本高。对此,蛮蛮云强化CDN技术,持续扩张节点资源,在6月时间内,已在全球CDN节点扩张达120多个,覆盖10多个运营商,每个服务节点都将提供30%冗长能力。蛮蛮云自建数据中心,提供10000+的丰富机柜资源,具备丰富的网络宽带资源。
此外,高军良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需求的不断涌现,传统互联网技术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亟需升级转型。而互联网逐渐由消费型应用向生产型应用转变, 网络技术与实体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网络应用正加速向产业应用迈进。而云计算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一个公共服务的设施,未来有很多企业走移动互联网化,将会给这些企业带来一些契机,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
蛮蛮云在河南沁阳落地,也意味着对当地老百姓来说多了一个接触外界的窗口,“而最直观的感触是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上网质量越来越好。”
而事实上,2015年,CDN行业就已经大洗牌,如今市场环境随时变化,竞争激烈,蛮蛮云又如何脱颖而出?
高军良认为,蛮蛮云重构了调度系统,打造内容智能感知平台,并自行研发网络智能感知平台。其中GSLB调度系统的区域锁定实时探测的精准调度命中率达到99.99%,内容智能感知平台减少源站回源负担30%,通过网络智能感知平台减少传输链路故障50%。“我们不光有基础服务,安全服务还是有云解析服务和定制化服务,这些服务内容及技术都将为蛮蛮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量。”
在高军良看来,云计算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格局,还处在群雄逐鹿的发展时代,虽然有些巨头已经在云计算领域布局,但是还没有企业能够“一统天下”,而未来的市场的潜力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