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记者肖正华北京报道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建筑工业化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中都提出要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曾多次反复强调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推进装配式建筑及建筑产业现代化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工程质量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都具有重大意义。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将推动工业现代化及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进而形成一个甚至数个完全新兴的产业链、培育新的产业集群,推动行业创新升级。”
在国家大力提倡、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下,一批大型建筑企业开始在转型升级中寻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之路,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首都北京作为诸多重量级品牌房企的聚集地,理应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5月9日,万科集团、北京住总集团、金融街控股、中国建筑等20多家在京房企公开宣誓,将携手、共同致力于装配式建筑的研发与推广,并郑重承诺各自企业2020年前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以上。
之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明确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缓慢行进后,有了国家层面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推动,有了类似上述品牌房企的积极参与,今后建筑产业现代化在我国的发展有望真正迈入“快车道”。
不过,从现实情况看,装配式建筑目前还存在市场接受程度不高、技术标准滞后等问题,特别是初期成本增长和规模化生产的矛盾较为突出。对此,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分析表示,随着劳动力成本提升、制造水平提高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作为普及绿色建筑的捷径,装配式建筑将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在从“示范”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相应政策安排,也需要企业顺势提前做好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冯可梁也透露称,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落实装配式建筑面积450万平方米,到2017年末,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要超过10%,要初步形成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产业能力。同时,还将在京津冀地区合理布局生产产能,打造钢结构建筑研发、生产示范基地,积极鼓励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推进装配式装修产品研发和生产。
作为品牌企业代表,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介绍称,万科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研究预制装配式体系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自2007年起,万科开始逐步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从2013年至2015年底,万科已实现全部在建住宅项目预制楼梯100%、预制构件部品40%、装配式内墙100%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产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真诚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像上述品牌企业学习,共同助力“装配式建筑”大发展。
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
延伸阅读:
作为国内住宅开发知名企业,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很早就曾提出“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2003年,万科成立了万科工厂化中心,致力于预制装配式体系的研究;2005年,万科在东莞建筑研究中心落成第一座装配式建筑实验楼;2007年开始,万科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确立了以快建、快装、景观PC为主要构成的万科装配式建筑生产体系。
作为万科集团实践重要典型示范城市公司,北京万科近年来先后参编了北京市地方标准《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等。其中,北京万科关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科研成果还被纳入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在装配式建筑方面,北京万科先后累计获得6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
为进一步快速推进北京万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5月北京万科还专门成立了装配式建筑推进委员会,明确“十三五”期间北京万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战略为:搭建交流平台,树立示范项目,打造技术高地。
对此,坐镇北京万科的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表示,除了积极响应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号召、积极助力装配式建筑规模化发展外,建议政府尽快明确“十三五”期间新建装配式住宅的比例;鼓励发展结构管件分离和装配式装修;同时在政策性住房中大力推广模数化和标准化的设计;另外还建议装配式设计制造和居住性能进一步结合,以提升普通民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度。
中国建设报1987年元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和相关行业惟一综合性大报。
敬请关注2017中国建设报·中国房企报道4大核心新闻产品线
(均为系列报道,点标题即跳转阅读)
(一)“2017中国房企转型创新实践案例”系列报道
1、探索转型新路径,绿地产业生态实践酿就“房山模式”
2、拥抱大变革时代,泰禾集团的变与不变
3、我爱我家: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让居住更美好
(二)“2017中国房企资深高管思想访谈”系列报道
1、对话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市场需要能住的住得舒适的好房子
2、对话中民筑友董事长訚军:以全产业链闭环模式发展装配式建筑
3、对话观澜湖集团主席朱鼎健: 实施“多规合一”真正让乡村大地美起来
(三)“2017中国房企经营管理模式研究”系列报道
1、提高房企产品竞争力的途径:产品创新+产品线开发
2、白雪如何变白银?品牌房企加速布局冰雪产业之辩
3、每家好企业都应感谢他们的首席品牌官
(四)“2017中国房企重大新闻事件点评系列”报道
1、“2017中国房企重大新闻事件点评”(4月10日~4月17日)
2、“2017中国房企重大新闻事件点评”(4月24日~5月1日)
3、“2017中国房企重大新闻事件点评”(5月1日~5月8日)
欢迎来电来信提供线索
理性、建设性、参考性:附本公共号原创内容版权及转载合作融媒体名录(部分)
感谢关注“中国建设报·中国房企报道”,一起关注并深度剖析中国房企战略、产品、业绩、实践,全面解读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