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寿小姐
如果你看了我们昨天的文章,《六成的90都有房,这到底是一群怎么样的存在》以及后面的几百条留言,我想你大概就能理解我今天的标题。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真相: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年轻人并不缺房子。
不管是父母直接划到名下的,还是家里拆迁多分的,不管是父母首付的,还是自己按揭的,又或者是自己拼了命的努力得来的——在 90 后购房者的大军里,我们大量地看到父母的身影。
比如某一个妈妈就在我们的文章后面直接留言:
我女儿有房子,但那是 60 后的我付的首付,我还的按揭。我女儿还在读大学,为了买房办按揭手续,她飞来飞去好几次。她只对市中心的老破小感兴趣。她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在一个新区买那么大的房子,这是她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她有房子,却对房子不敏感,因为我们所有的房子以后都将是她一个人的。
是的,父母手上的那些房子,最后早晚也是要交给你去打理的。那么对于那些价值百万千万的家产,你会如何处理?
出租还是置换?
如果出租,长租还是短租?
考虑到装修成本空置情况,年收益如何?
如果自住,目前的年增长率是多少,低于还是高于市场的平均增幅?
如果置换,如何选择时机,区域,地段?
什么样的房子更有增值空间?
……
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思考过这些问题,又有多少人只是接受财富,什么也不做。
也许在他们看来,房子就算放在那里空置 10 年也是会涨的,但比起那些懂得不断置换房产带来更大收益的人,你无疑白白让爹妈留给你的家产缩水了。
没有人会一辈子住在一个房子里,你的父母没有,你更不会。而你未来的财富,除了你手里现在的筹码,更多来自于你对此的经营。
当然也有人会说,买房是爹妈的决定,不关你的事。拜托,那是谁名下的家庭资产。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你爹妈能帮你做一辈子决定吗?
再有的,如果你爹妈根本不听你的意见,那你为什么不试着先了解一下你所在城市的房价,什么区域什么均价(不要担心,这部分功课我们都帮你做好了)。告诉他们对于最新出台的房产新政,你是怎么理解的,对于新区和老区的选择,你是怎么看的,对于户型和楼层的选择,你的根据和逻辑在哪里……
有人喜欢说大词,比如「这个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你准备好了吗」。而我想说的比较小,「这个家庭的财富有一天会全部交到你的手里,你接的住吗」。
仔细看一下下面这些问题,你有答案吗?
房价涨过了下不了手?
调控到哪一步才不能买?
逆市中的机会在哪里?
为什么前两年大牌房企还说一二线城市才安全,今年却大举入侵三四五线城市?
几乎每座城市都有新区,为什么有些房价超过老城区,有些却房价滞涨?
在同一座城市里,为何有些房子翻了倍,另一些却只涨了 20%?
就算是自住,总有一天你会换房,那么什么样的房子更好卖?
房地产商精心设计的楼层差价和朝向差价有什么道理?
都说要买品牌房企的房子,可是他们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有地铁就能涨吗?买学区房最保值?还是事情正在发生变化?
……
这里是德科地产频道。每一天,我们关注着这个国家几十个城市的楼市情况,从国家的政策,到土地新房的价格,从一座城市的历史演变到现如今的城市规划,从一线城市到三四五线甚至县城。
如果你愿意对楼市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认识,欢迎你加入我们。10 堂线上直播课程,5 堂线下城市课程,从时机到城市,从地段到户型。
眼花缭乱背后,隐藏着各种规律。
我相信你一定会买房,并且不止一次。所以你应该了解这些,然后更好的经营你价值百万千万的家产。
最后,想和每一个母亲道句「节日快乐」。别太担心了孩子们了,就像我的妈妈,如果要买房,她一定会先问问我的意见。
DK购房课程2.0
如何买到好房子
暨德科地产频道第二期会员招募
·Limited 1998·
10场线上直播
01︱买房时机:反周期的秘诀
02︱买哪些城市:「吸附力」与「溢出效应」
03︱买新区还是老城:「李嘉诚定律」的缺陷
04︱买哪种房:基于「产品换代」的涨价模式
05︱户型性价比:哪些户型才是硬通货
06︱楼层性价比:不同楼层的价格秘密
07︱怎么挑房企品牌:要买对不同房企的爆款
08︱地铁房的价值规律:如何掐住价值爆发期
09︱学区房的秘密:如何判断涨价巅峰期
10︱总结课:哪些楼盘值得买哪些不值得买
5场线下课程
Beijing︱「北京模式」下的购房理念大转型
Shanghai︱上海:「上海魔镜」里的房价秘密
Shenzhen︱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小深圳」
Chengdu︱地段价值演变的「成都启示录」
Hangzhou︱预测楼市的N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