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云轨
大伙好久不见,由于现在城市骨架的拉大,避免不了很多临街的房子挨着地铁、主干道、高速这些,噪音问题日益突出,又很难避免。
房哥我家旁边要建云轨吵不吵?我买的房子挨着绕城选几层?关于买房噪音的问题今天来说说。
云轨的图我先挂着,底下说。先说噪音,这个问题很多人问,其实噪音大小的决定因素有三点:车流量、距离和几楼(有数据支撑)。
住几楼噪音小
像三环绕城和二环以及市内各主干道,主要临街噪音都很大,这是肯定的,而车速快,车辆多,大车多的路噪音最明显。那就有人说了,如果堵车车速慢,是不是还好,但是有司机会按喇叭呀,大家会一起按喇叭呀,噪音是一样的。
但车流量大噪音必然更大,并且临界的还有一个问题,楼下的商业造餐饮,晚上会卖烤肉到大半夜,不仅吵油烟也能熏死你啊。所以买房的时候临街的和挨着马路的便宜。
至于距离,一般而言,都有用地红线,加上人行道宽度,市区内的都不会很大,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以我朋友买的玫瑰公馆为例,建议早高峰和晚高峰,实地去小区里面听下声音,自己能接受再买。
第三点,选几楼噪音小,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关键在于你小区旁边的环境,尤其是那些把不好卖的临街楼层包装成什么噪音小的,就有点不要脸了。这块,
房哥引一组央视2014年的数据,大家一看便知:
有无高架桥差别很大
央视网当时选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高层,即高架桥旁的建筑、商业街旁的建筑和临近交通主干道的建筑。
1、大楼距离高架桥不到20米远
平常地面辅道和高架桥面的车辆都比较多,高架桥上面安装了隔音屏。
在大楼1楼,噪音测量仪实测数据显示为65.2分贝;
来到大楼12层,噪音检测仪读数为76.8分贝;
在15层的测试数据则为73.9分贝;
而在大楼的顶楼,这一数据则下降到了55.6分贝。
结论:高架桥旁中间楼层噪音比地面大。
2、马路边的一栋29层的大楼进行测试
一楼大厅噪音的数值基本稳定在60分贝左右;
在11楼和16楼,噪音数值在62分贝上下波动;
在26楼的检测数据显示为56.6分贝。
结论:商业街旁噪音随楼层变化不大。
3、下班高峰时段测试,路上车辆鸣笛声较多
结论:1楼78分贝;2楼77分贝;11楼72分贝;28楼73分贝,结果相差不大。
这里做一个科普,一般而言20分贝以下属于安静;40-60分贝属于正常的交谈声音;60分贝以上属于吵闹范围;90分贝以上就会使听力受损。
通过以上的数据,房哥的结论是,首先楼层越高噪音反倒越大的说法不对。如果20米内临街噪音都很大,住低层车辆鸣笛明显,高的楼层风噪明显。基于此很多开发商会在路旁做隔音屏障,安装在城市高架和高速旁边,可降低3-10分贝噪音,效果还是有的,但远没有置业顾问给你宣传的那么玄乎而已。
那么,再来回归我们开头的问题,云轨旁边噪音大不,看能到业主去售楼部维权的地步不。首先开看西安的比亚迪云轨是什么,房哥了解的也不多,也是新闻上看的。
西安云轨介绍
首先,云轨不是什么新东西高科技,1824年我们还是清朝的时候,世界第一条货运单轨在伦敦投入运营。这次的比亚迪云轨算是升级产品,相比较地铁优势确实很明显,建设工期:1-2 年(地铁的三分之一);建设成本:约地铁的五分之一;(1亿每公里);运载能力:0.8-4.0 万人 / 小时单向;最主要是不用怎么拆迁成本低啊。
至于这好东西一直没有普及开,无非还是卡在载客量上,说是治堵神器,但往往结果是大城市看不上,小城市却又造不起,由于是在空中跑,全程架梁,但造价又这么低,势必车体的载重量是有限的。不过西安是比亚迪是西安的大户,建这个补贴应该是可以的,最主要是这条云轨定位是观光线,载客量的问题并不突出。
最最主要的问题,有了这个长安区搞经济有了新卖点,开发商也好卖房了,宣传点也有了,而且弥补了长安区地铁线路规划较少的现状,一举多得。政府支持,企业跟进,现在不满意的其实就是南长安街壹号买了临街房子的业主了。
云轨噪音分析
关于云轨的噪音,根据深圳等一线城市运营现状,由于云轨的转向架采用橡胶轮胎及空气弹簧,运行噪声较钢轨低10分贝,整体噪音值与电动巴士相当,也就是说实际运行的噪音比地铁是要低的。
再加上绿化的稀释以及房间内一般才用的双层隔音玻璃,房哥以为融创的业主可以自己实测下,手机上就有测分贝的APP,这个时候最应该关心的还是云轨距离房子到底有多远,距离啊才是最主要的……具体的站点规划施工图我还没找到。
个人观点:现在新搞的轻轨云轨,如果是靠近民居的,基本都采用全封闭式的隔音屏,相当于轻轨在一个管道里面运行,加上进城车速会减慢,噪声控制还算可以,并且晚上是停运的,不会影响休息。
同时小道消息,比亚迪的自报的指标中,噪音是10米处50分贝,如果确实这样,倒是不高,在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范围内,影响不大。
由于房哥一个人精力有限,留言回复不及时。应大家要求,开通房哥业主论坛,有问题大家相互解答,扫码进入,严禁广告!
长按进入房哥业主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