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我该去哪里上学?

发布日期::2017-05-19浏览次数:421

摘要:今天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发现现在年轻人买房子,除了地段,最重要的考虑指标就是上学问题,是不是有单独的学位,是不是有就近的学区,是不是还要额外限制户口在哪里…… 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们都是提前一年甚至几年开始准备,罗列适合的学校,再一一去验证需要的条件,然后开始奔波跋涉,就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学校就读,可惜的是适龄家庭中多数都没有自主选权。 能够就近上学,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了,更何况还要选择更好的“名校”,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孩子确实凤毛麟角。 学位供需失衡 公办学校尤其紧缺 前几天,企鹅号《西安房价》做了

今天这个话题并不新鲜,发现现在年轻人买房子,除了地段,最重要的考虑指标就是上学问题,是不是有单独的学位,是不是有就近的学区,是不是还要额外限制户口在哪里……


从上幼儿园开始,家长们都是提前一年甚至几年开始准备,罗列适合的学校,再一一去验证需要的条件,然后开始奔波跋涉,就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学校就读,可惜的是适龄家庭中多数都没有自主选权。


能够就近上学,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了,更何况还要选择更好的“名校”,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孩子确实凤毛麟角。


学位供需失衡 公办学校尤其紧缺


前几天,企鹅号《西安房价》做了一个深度专题,文中对西安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西安上学难在哪?


其实大家都知道难在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扩建学校?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上学难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还是会存在。


据西安教育系统的一位人士透露,西安“上学难”问题的存在主因是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


西安市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城六区小学学位供需矛盾突出,新建城区学校数量不够,“欠账”问题明显。同时存在公办学区偏少,民办学位居多,导致学费高,家庭负担重。




最近点爆西安人朋友圈的《问政西安教育》一文列举:在西安,小学及初中阶段,五大名校及二类好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全部是民办学校,也就是私立学校。高中阶段五大名校及好学校公办只保留部分指标,剩余都是民办。


但在五大名校,除了一小部分是指定的子弟或数量很少的学区学生可以上,其他的大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收费)到这五大名校学习。哪怕你是一个陕西边远县城的孩子,只有足够优秀,你也足够有钱,也有很大机会上这些学校。


虽然看起来有所不公平,但应该承认的是,通过五大名校,也给了全省那些优秀的学生更为优秀的机会。也经常能看到,一些家境一般的学生,由于成绩突出,收费并不高,也被五大名校录取。当然,这些学生本身很优秀,也许在原来的学校也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目前在“上学难”问题中,相对集中被吐槽的是“五大名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西安教育不公平的代名词。原因是大家都想上,但学位总量少、收费也不低。


五大名校中的目前仅有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联办、协办的学校数量相对多一点,西工大附中、高新一中、铁一中关联的学校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雁塔、高新、浐灞等区域。




以目前房价居高不下的高新区为例,高新核心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小区数量50多个,规划常驻人口近25万,如按12000人需要一所小学,那么高新应至少应有20所小学,目前仅有11所小学,至少还应建设9所以上的小学。


同时受高新一小、一中升学率高的影响,不少区外的生源也加入到其中来,导致入学难更加剧。


2015年非西安户籍义务教育在校生数已经达到26.13万人(其中小学18.96万人,初中7.18万人),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占总在校生数的32.04%。


为此,西安市教育局还在2016年6月出台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以户口、居住证、务工证明、流出证明等为依据,对十个区进城务工家庭子女在城市入学作出限制,适龄新入小学、初中的孩子,不能享受就近免费入学,必须返回原籍上学,但这也仅仅是权宜之计。


在西安的“外地人” 买了房却不能就近按学区入学


上文提到,根据西安市教育局2016年公布的《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施“四证审核”(户籍证明、居住证、务工证明、流出证明)入学制度;而户籍在碑林、新城、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长安等城十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在户籍所在地按学区登记入学。




据陕西新闻网记者采访:魏先生的老家在西安市长安区秦岭山脚下,因为生活不便,他们已经举家搬离六年,老房子早已破旧不堪。


魏先生告诉记者,2010年前后,他和妻子开始在莲湖区打工。“开始是我们俩,后来因为父母身体不好,孩子年纪小等原因,全家一起都搬到了莲湖区。”


经过几年的奋斗,魏先生决定在莲湖区定居,“我今年刚买了房,但是小区没交房还没有大户,没办法迁户口,所以户籍还在长安老家。”


长安区属于西安市城十区,魏先生不属于“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必须回到原籍上学。


“按照政策,孩子必须回老家上学,但是像我们这种情况根本回不去啊,当留守儿童都没条件。”魏先生向记者列出了他的难处,“如果回老家住要先修缮房子,父母身体那么差我们也不放心;如果每天接送,地铁转公交,来去路上至少花费5个小时;如果上民办学校,家里刚买了房,经济又很紧张。”


避免上学“焦虑症” 让上学不再难


前面提到,政府层面已经在行动,并且初步见到了效果,今天我们来谈谈家庭层面可以为解决自己的上学难做到哪些。




落户西安


一、学生集体户有住所就可迁移


办理条件:2017年3月1日起,户口在本市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学生集体户的在校大中专学生,在本市市区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进行市内迁移,材料齐全的,由迁入地派出所户籍民警当场办结。


没有合法固定住所的,毕业后派遣到本市市区用人单位的,根据本人意愿迁往本市市区用人单位集体户或负责其档案托管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集体户。


二、35岁以下技校生可申请落户


办理条件: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国民教育同等学历和留学回国人员,年龄在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无论是否在就业择业期内,愿意在西安市市区就业、创业并定居生活的。


三、人才引进落户


办理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高级人才,可迁入本市市区落户,其配偶、未婚子女(含离异人员)可以随迁: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科技奖获得者;


(3)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4)进入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人选;


(5)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6)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


(7)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和国家级工程项目的主持人或主要参与者;


(8)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一、二等奖科技成果的主要研制者;


(9)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获得者;


(10)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11)博士后研究人员;


(12)省、市人民政府文件明确规定引进的其他高级人才。


2.被用人单位聘(招)用,按规定办理聘(招)用手续或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才,可迁入本市市区落户,其配偶、未婚子女(含离异人员)可以随迁。


3.依法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实际缴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技能人才,可迁入本市市区落户。


四、投资纳税落户


办理条件:


1.国有企业,在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缴纳的税款累计在100万元以上,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中层以上管理骨干,以及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毕业生,具有国民教育同等学历及留学回国人员的职工,在本企业连续任职、就业3年以上,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实际缴费,在本市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其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申请落户。




2.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股东、合伙企业出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出资人,在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以其投资份额占该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而分摊企业已纳税的税额累计在10万元以上或在最近连续5个纳税年度内以其投资份额占该企业实收资本的比例而分摊企业已纳税的税额累计在15万元以上,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实际缴费,在本市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其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申请落户。


若出资比例最低的股东也达到上述纳税标准,可申请一名在本市有合法固定住所,且由用人单位为其在本市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年以上的企业骨干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落户(每个企业只能申请一次)。


3.个体工商户最近1个纳税年度内缴纳的税款累计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或最近连续3个纳税年度内缴纳的税款累计在3万元人民币以上,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实际缴费,在本市市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其本人及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申请落户。


五、单位集体户口


办理条件:凡在本市市区依法注册,拥有产权属本单位所有的办公场所的用人单位,均可设立单位集体户口。


六、买房入户


办理条件:非本市户籍居民,2015年7月1日以后,在西安市市区内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以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时间为准)和二手住房(以买卖合同网签时间为准)的,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在本市缴纳一年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即可在房屋所在地办理购房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籍登记。


七、长期就业有房人员落户


办理条件:持外省市常住户口,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并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满3年以上,在本市市区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可迁入本市市区落户,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


1.本市市区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指在本市市区依法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用人自主权、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并缴费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非企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在本市市区依法注册,依法参加本市社会保险并缴费的分公司和分支机构。


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申请人应当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应在有效期内。


3.缴纳社会保险:


在本市实际缴费满3年,包含从外省市转入社会保险缴费期限。对于本市市区用人单位员工参加省社会保险统筹的,可参照执行。


4.在本市市区拥有合法固定住所:


根据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迁入市区人口户籍准入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通知》(市政发〔2006〕52号)文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合法固定住所包括本人或夫妻共同通过购买、房改、接受赐予、继承、经批准自建等途径获得房屋合法产权并持有《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所;直系亲属拥有房屋所有权并供其居住的住所;租住属公有产权的房屋并持有使用证明的住所。


为方便群众落户,在小区已具备落户的条件下,对于尚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的,可提供购房合同、购房发票及物业企业开具的入住证明。


5.年龄在35周岁以下:


在35周岁(含35周岁)之前开始在本市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外省市转入本市的,首次缴纳的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含35周岁)。


6.随迁人员:


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迁。




购买学位房 一步到位


若还没有买房,或者需要再次改善住房,在购房时可以将“学位”纳入首要的考虑因素,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做出最好的选择。


但是目前,西安学位房数量少,而且价格相对都比较高,购房时除了要付出大量的金钱成本外,还要多方咨询,确保“学位”可以兑现。


以下四点还请各位特别注意:


1、如果你还单身着,你没法保证在从“单身成为父母孩子入学”的这个进化过程的时间。那就不要考虑买学位房了,学位都是有年限的,过期即失效。


2、尽管开发商给你签了学位卡也不一定能百分之百保障入学,但是如果没签学位协议的,你就不用考虑了,口头承诺可信度为0.


3、考虑二胎的,不要觉得买了学位房,老大上了老二也就能上,有时候从一个娘胎出来待遇也很不相同,因为学位都是保证一个名额。


4、不要觉得开发商在社区内建了学校就是学位房,很多楼盘都是开发商与当地教育局达成协议,开发商出资建校,实际则是教育局负责统一招生,这充其量可以算为学区房,千万不要被忽悠。


总之,求学路漫漫,愁完幼儿园,愁小学,愁完小学还要愁初中,以后还要愁高中,愁大学,愁读研读博,愁工作……中国式家长,一辈子操不完的心,对了,最重要的一点:把孩子教育好,培养好,不然再多的努力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文原创,需转载请后台私信获取授权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