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场发生在浙江嘉兴的土地拍卖会,震惊了全国!
这场拍卖会只卖8块土地,包括4块住宅用地、4块商业用地,合计出让面积近50万平方米。土地大多位于嘉兴市的南湖区、秀洲区、经济开发区。
让人震撼的是,一共有750家企业到场竞拍,现场火爆!
这场拍卖出现了425个“马甲”公司,拍卖时间长达7小时,值得注意的是,调控高压下,为何房企仍积极拿地?
8宗地块均采取“最高限价”原则,按照住房建设部和国土资源局关于防止出现区域性总价、土地或楼面单价新高的要求,综合测算、审核确定。通过“最高限价”和摇号的方式,意在遏制嘉兴地价上涨。
由于没有采取向下竞房价的措施,最终,在8块土地里有5块土地进入了抽签环节,每块土地都有近百家房企参与抽签。也就是说,抽中的企业将有可能获得特别的收益,犹如买彩票中奖一般。
750家企业参拍,创下国内土拍历史新高。采取了限价方式,则是很多企业预料到最终会出现抽签环节,所以派出多个“马甲企业”参与围标。
哪家开发商以何种价格拿到哪宗土地已非此次嘉兴土拍的重点,而是对于嘉兴楼市的现实意义。这创造了中国土地转让历史上的新记录!
由于参拍企业众多,为避免出现安全事件,拍卖活动被迫移师嘉兴大剧院。下面就是拍卖会的壮观场面:
图片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房企排队领取号码牌
59号竞买人淮矿地产杭州有限公司通过摇号获得经开2017-10号地块
上图就是中签企业欢呼的场面(图片来源:杭州网)。当本该由市场决定的利润,突然通过抽签方式归属一个企业的时候,大家当然狂喜无比。
最终,这8幅地块出现了这样的成交结果。
此次土拍中,425家房企中“有好运”的房企仅限7家,淮矿地产、 阳光城、新希望、世茂、卓越地产、奥园地产、新大。
高调控,拿地难
嘉兴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交界处,上海都市圈内的强三线城市,被诸多房企视为可投资区域。
据了解,嘉兴市区和南湖区新房价格大概在1.2万-1.5万/平,而距离上海较近的嘉善县,比市区还贵,个别楼盘卖到了1.8万/平,且一房难求。
5月21日,嘉兴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新购住房2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取得住房不动产权证未满2年的,不得上市交易,不得办理转让公证手续。
对在市区范围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新购买住房,取得住房不动产权证未满2年的,不得上市交易,不得办理转让公证手续。
今年5月20日出台限售政策是其楼市趋热的一大佐证。嘉兴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网易房产,今年4月住宅成交量虽比去年同期少,但嘉兴目前房源稀缺,一手房源基本推出就售空。
住宅供应不断被消耗,相应增加的是宅地供应。2016年嘉兴共出让房地产用地192.21万㎡,总金额145.88亿元;其中宅地173.5万平方米,总金额139.14亿元;楼面价直线上涨。
一方面是嘉兴楼市的调控,另一方面嘉兴拿地火热。目前,房企在一线城市难拿地,只能转战一线城市的周边。有数据显示,今年5月,仅上海周边的嘉兴、苏州和南通3地,就有42宗土地挂牌出让,住宅用地占到了17宗。
土拍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激烈的场面,博足了眼球:比如5月9日苏州吴江土拍前,就有100多个开发商马甲出现,比如如常熟的一块地鏖战9小时……再到5月22日,400多家房企出现在同一家剧院,参加土拍。
调控高压下,为何房企仍积极拿地?
有业内人士分析,调控期间房企仍大肆拿地一是弥补土地库存不足;二是土地是房企的战略资源,房企为了谋划新的战略布局或转型升级而增加储备土地。
此外,房企拿地从而增加土地储备,也显示出对楼市后市的强烈信心。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归根结底还是钱多,房地产企业资金链非常安全。整体看,信贷虽然在逐渐收紧,但收紧后的数据只是逐渐回归2016年历史最宽松之前的常态,只是逐渐稳健,而不是趋紧。
尽管房地产市场利润率的下滑成为现实,但是房企的竞争仍处于“白热化”,充足的土地储备是企业扩张的保证,“多拿地、拿好地”成为房企规模化竞争的关键所在。
嘉兴土拍,预示中国楼市发展的新方向?
嘉兴购买力或许很大部分是来自周边一二线城市外溢效应。特别是上海。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提出了上海将与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共同形成“1+6”城市集群,积极推动同城化、一体化,打造90分钟交通出行圈的总体目标。这六座城市,将为疏解上海城市非核心功能提供新的土地,在产业、人才、交通、公共服务方面与上海接轨。
就在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稍短时间内,深圳出台了相关留住人才的利好政策。在此之际,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将嘉兴设立为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的示范区。业内将此理解为新规划的制定,将为嘉兴带来重大发展机会。
此外,据财经韬略称,未来中国楼市将呈现“大城市化+城市圈化”,其背景是地铁、高铁的普及,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未来,围绕着北上深将形成三个“顶级城市圈”:廊坊、保定隶属于北京,苏州、嘉兴隶属于上海;东莞、中山、惠州隶属于深圳。
此外,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所谓“10个北京”),围绕着广州、成都、天津、重庆、武汉、郑州、南京、杭州、沈阳、长沙、西安等,又将出现10个左右的第二层级的“超级城市圈”;再往下,就是围绕着合肥、福州、南昌、济南等的第三层级的“城市圈”。
最终,三个层级、30多个城市圈(其半径在70到100公里左右),基本上将把其他地区的资源吸干,而中国城市格局将进一步围绕城市圈布局,楼市的价值也将围绕城市圈演变。
三大顶级城市圈(北上深)的卫星城,比如嘉兴,未来房价可能堪比普通二线城市。而廊坊、东莞的部分地区,由于距离北京或者深圳非常近,房价可能堪比强二线城市。
至于不在城市圈内的其他三四线城市,绝大多数会面临人口、资金的持续流失,呈现不断衰落的局面。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意识到了这种变局,开始在前两类城市圈内的土地市场“补库存”。只要这些地方出现住宅用地,一定会引发疯狂抢购。
附网友评论
综合自地产壹线、直击上海、财经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