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被誉为国际一流城市。一直以来,无论是硬性的资源、能源、资金还是软性的政策、人才、信息,它们直接影响着世界的事务,并成为国家对外展示综合实力的窗口。
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一直以来都在国际化城市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然而,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像诸多国际型城市一样,大城市病这个“顽疾”,成为横亘在北京通往国际一流城市的阻碍。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被众人所诟病。
为了缓解、根治大城市病的问题,北京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编制完成了《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0)》。定位北京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提出建立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
在常住人口规模上,北京规定了人口红线,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之后,长期稳定在2300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对于非首都功能,北京也在通过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逐渐疏解,如将“大红门”“动批”商圈两千余家疏解商户落户石家庄,清退几千家“散乱污”企业,关停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
在此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北京城市战略的有力支撑点,以中关村为代表科技创新产业驶入了快车道。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关村指数稳定增长,2015年综合指数达375.9,“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0.8%。
与中关村指数增长伴生的是“大中关村”地位的逐步强化。随着高科技企业及其配套服务产业链条的迅速发展,中关村实际上已经逐步显现出重心北移的态势,地跨海淀、昌平两区的大中关村,已经在北京总体经济版图上崛起。
大中关村的崛起,只是北京实现国际一流城市梦想的一个缩影。随着这座城市不断汰换“旧血液”,注入更具符合国际一流城市的“新鲜血液”,更多的机遇不断涌现。在这座充满无限可能的城市里,越来越多心怀梦想的人来到北京,想要像马化腾、刘强东等商业明星一样,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数据显示,2015 年,中关村企业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 120.2 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2.1%;其中,硕士和博士学历的从业人员数量达23.8 万人和 2.3 万人,分别占 10.3%和 1.0%。这些“时代中坚”,每天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为着梦想不断拼搏。
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奔赴下一个会议。在夜深人静的办公室,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商讨新软件开发,工作的繁忙使得“时代中坚”在身体和心理上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对于都市精英来说,找到一处身心的归属地,是切换职场快节奏与慢生活的枢纽。在这里他们可以约上三两好友品鉴红酒与美食,也可以叫上闺蜜去shopping mall购买中意的服饰,还可以携着爱人、孩子的手漫步在星空下的公园感受生活的惬意。
种种的场景,像是电影胶片在“时代中坚”的眼前一幕幕的闪现,构成了他们梦想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如此生活对居所的要求,一方面要占据城市稀缺资源、享受城市核心最便利的商务、商业、服务资源,另一方面要告别喧嚣和拥堵、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
在中关村形成了“一区十六园”的产业功能区过程中,汇集城市多元功能的大中关村昌平新城逐渐孕育而成。在其核心处由招商蛇口与铭嘉地产联袂打造的招商·都会中心,便是馈赠给“时代中坚”实现城市理想生活的栖居地。
作为城市综合体的招商·都会中心,涵盖城市平墅、微墅、全龄洋房、高端办公、街区商业等业态,融合城市、规划、园林、建筑、人居、科技等方面的趋势化生活元素。项目以“全时都会生活”的理念,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都会生态自循环体系,让广阔的都会生活微缩在丰富的建筑之中。
住宅部分,以经典的红砖建筑为特色,将丰富的城市功能与低密度生活方式相结合,打造高端墅质生活。超大的地下空间、阁楼、露台带来更多的空间感知,为生活梦想增加全新维度。
项目距离地铁昌平南邵站约600米,京藏高速、京新高速、京承高速与六环路构成立体交通网络,令工作与生活切换自如。周边拥有多家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众多专科医院环绕周围。区域内规划清华十二年一贯制昌平校区,优渥教育资源,涵养家族智慧,孕育城市希望。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美好生活的要素,也是宜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每一个“时代中坚”的梦想。招商·都会中心紧靠北京最大城市公园-白浮泉湿地公园,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东沙河、孟祖河等自然资源环绕。
可以说,招商·都会中心以发展的视野和理念,稀缺的城市配套、自然环境资源,为“时代中坚”开启了一扇城市未来、生活梦想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