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6月25日委任孙宏斌之子27岁的孙喆一为执行董事的一纸公告,再次触发了老生常谈的企业接班问题。
江湖永远后浪推前浪,岁月不饶人。房企的接班问题均已被各位地产大佬提上日程。此前人们早已经熟知的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的二女儿杨惠妍、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等已经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目前,SOHO中国潘石屹之子潘瑞、富力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之子张量、世茂集团董事长许荣茂之子许世坛也开始已进入公众视野。
不过,不少房企大佬子女的接班之路并没有一般料想的那么简单和顺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房企二代”们虽然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强的个人能力,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公司现状面前,即使房企一代们也要深思熟虑才能运筹决胜,“房企二代”们没有足够的历练和积累,难免感到力不从心,父辈们的“王冠”并不那么好接。
如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的长子王晓松曾担任新城控股总裁,但2016年10月,上任不到一年的王晓松即宣布因个人原因而辞职。而1987年出生的王晓松2015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总经理时还是当时A股最年轻的总裁。
又如合生创展(合生·麒麟社 合生·世界村)董事局主席朱孟依之女朱桔榕,在2009年还在读大三时其就获任为合生创展集团总裁助理,两年后任执行董事,2012年不满25岁时成为董事局副主席。朱桔榕上任后,便开始对合生创展进行大力的改革,对管理架构与流程进行梳理和调整。但多年来,合生创展的发展遇到瓶颈,曾经引人注目的华南五虎已经没有了往复的生气。
地产界六大二代接班难不难?
融创中国执行董事 孙喆一
关键词:新晋接班人
融创中国今年5月底发布了一则人事变动信息,使得孙家少爷、现年27岁的孙喆一成为新晋的网圈“国民老公”。按照公告的披露,自5月25日起,孙宏斌之子孙喆一将担任执行董事,每年的薪金为120万元,并且还有津贴和实物利益。
孙喆一为人低调,此前未公开露面,以致于此番各大媒体一度找不到他哪怕一张背影照。但据中国网·地产中国早前和融创员工的闲聊,在融创的年会上,孙公子曾露过面,“白白净净的,带点理工男的斯文气质,看起来是认真做事的那类人”。
孙喆一是典型的“海归”二代,2011年毕业于波士顿学院,21岁大学就毕业了。毕业之后的三年间,孙喆一并未直进入融创集团任职,而是在雪湖资本、昌荣传播有限公司等公司度过职场的菜鸟期。
直到2014年,孙喆一加入融创中国,先后在融创中国总部及不同区域公司担任与资本市场、土地获取及项目运营相关的不同职位。在任职执行董事之前,孙喆一为融创中国上海区域副总裁。
对于现在的孙喆一来说,相比现在的职位和120万元的薪水,如何在“接班”的路上有所作为或许更为外界注目。孙宏斌之前将自己儿子放在了上海区域公司,而非“大本营”,这或许是孙宏斌对上海区域重视度再次提高的间接显露。
根据融创中国2016年的年报,截至2016年12月31日,融创中国在上海区域(含上海、苏州、南京、无锡等城市)的土地储备为1097.9万平米,占集团总土储的15.1%,在区域公司的土储排名中位列第四。
进入2017年,融创在上海区域的落子速度继续加快。截至5月25日,融创共在招拍挂市场上拿地21块。其中上海区域占了11块,占比超过50%。
在加快布局的同时,将自己爱子继续推往台前,这无疑是对上海区域公司的发展增加了动力和压力。路已经铺好,就看孙喆一如何走了。
汤臣集团执行董事 汤子嘉
关键词:子承父业
25年前在浦东的一个下午,汤君年指着一大片荒地对他说:“这里会是未来的高尚住宅区。”
当时11岁的汤子嘉看着眼前比自己还高的芦苇丛,觉得这简直是个童话,遥不可及。
25年后,号称“浦东开发第一人”的汤君年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当年的那片芦苇地,如今变成了一座国际锦标型高尔夫球场和数百幢形态各异的别墅。当年那个懵懵懂懂的男孩,已经成为汤臣集团的掌门。
汤子嘉1981年出生在香港,出生不久即回台湾生活了6年,后去香港读到初中一年级。二年级时去了美国,直到1999年底常住上海。2004年10月,汤君年病逝,身为长子的汤子嘉成为汤臣集团接班人。
从汤家大公子到汤臣一品的掌门人,对于汤子嘉来说是一夜之间,也是12年的历程。12年后他带领集团突破销售额60亿,还特别开发了属于他自己的地产项目——天津“汤臣津湾一品”。汤子嘉把家族企业传承的“长期经营、用心建筑”发展为“目光长远、勇于创新”,不变的是对品质的执着。
在汤子嘉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下,汤臣集团已经将事业版图从长三角拓展到华北地区。至今,汤子嘉先后负责过汤臣高尔夫别墅、汤臣国宝、汤臣豪庭、张江汤臣豪庭等项目。
汤子嘉接手汤臣的十几年年,也是中国房地产和地价疯涨的十几年。经历了中国房地产风云变幻的这整个过程,汤子嘉一直认为,相比最初的一心求大,如何守业才是二代掌舵者最重要的责任。
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董事 许世坛
关键词:变革扛旗者
将近40岁的许世坛,恐怕是目前中国房地产界起点最高的少帅了。父亲许荣茂交给他的,是一个销售即将冲击千亿的超级帝国。不过,对于这位有海外高学历背景、从基层扎扎实实做起来的70后掌舵者而言,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这样高的起点,而是继续带领世茂房地产进行深刻的转型。
2012年,许世坛正式从父亲手中接下世茂帝国的权杖。当时,世茂集团依然给人“豪宅专家”的印象,这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相当不利,万科、保利、中海、恒大这些企业都已经在快速周转中遥遥领先了。相比之下,世茂却遭遇销售瓶颈,2011年合约销售307亿元,仅完成原定360亿销售目标的85%,公司亟须酝酿破局之路。
许世坛新官上任就面对着巨大的压力,转型能否顺利实施?内部管控能否调整到位?一些更深层次的利益冲突如何化解?这些都是摆在许世坛面前的难题。第一次从父亲身影中走出来就“降大任于斯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许荣茂是相当信任儿子的能力,才在这种关键时刻将其扶正。
许世坛绝不是一个守业者的形象,而是世茂新一轮变革的扛旗者。世茂开始果断谋求转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如产品线的改革,对工程节点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团队专业能力进行强化,并进一步强化流程管理,提高周转速度等。
试水年相当顺利,2012年,世茂销售额增长51%。2013年,这种转型的优势继续发酵,世茂实现671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46%。
许世坛证明了自己是个合适的传承者,不过,未来变革的路上,依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这位身负大任的地产少帅去面对。
宝龙集团总裁 许华芳
关键词:守业前行
作为家族地产事业接班人,许华芳并未有类似其他地产第二代掌门人一样的海外留学经历,他在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后便入职宝龙,这是其从学生到企业的第一次转身。
许华芳于2003年获得长江商学院EMBA学位。这一年是宝龙转型商业地产的开始,许华芳晋升厦门宝龙集团副总裁,25岁的他开始了真正的“创业”生涯。
入职后的许华芳因“新人”身份也曾一度遭到外界质疑,能否顺利接棒父辈打拼出的战绩版图,承受着众多挑剔的目光。
但他最终选择用实力说话,出任副总裁的当年,宝龙地产第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福州宝龙城市广场正式面世,并以高人气客流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成功。
在整个中国地产行业进入巅峰时期大背景下,宝龙迅速在全国复制上述商业模式,十几个宝龙城市广场应运而生。商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刺激着宝龙的资本渴望,面对着“大变局”,许华芳谋划的下一步棋子则是:启动上市。
2008年5月,宝龙通过了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计划当月底挂牌上市。然而,此时美国次贷危机的浓雾已经弥漫,港股接连下挫,受大势所累,宝龙只得在“临门一脚”时推迟了IPO计划。
IPO遇挫后,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许华芳转而加速业务布局继续做大资产包。经两年上市波折后,宝龙在2009年10月14日于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成为厦门首家发行H股的地产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大陆在港上市的商业地产公司。
2012年年底,许华芳正式接棒父亲的版图,由执行总裁出任集团总裁。许华芳提出了战略调整:对于早期押重兵在三、四线的宝龙而言,自2013年开始从三、四线挥戈进军一、二线城市;宝龙要从“走量路线”转向“走品质路线”,逐渐把宝龙品质与口碑建立起来。在许华芳的领导下,其一系列的变革措施初见成效,2013年合同销售额创历史新高。
许华芳说:“人生苦短,接受挑战。” 从初出茅庐到稳妥执掌宝龙航母,许华芳的身上背负着年轻二代勤勉务实努力奋进的缩影,也背负着一个商业地产时代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理想。
原新城控股总裁 王晓松
关键词:另觅他路
去年(2016年)10月24日晚,新城总裁王晓松在一封名为《不忘初心 同心同在》内部邮件中如是写道:我选择就此暂停渐渐步入正轨的接班计划。因为要专注于处理个人事务,我将离开公司。这是经过我充分考虑所做的选择,也是和董事长充分沟通后做出的慎重决定。
10月26日,新城控股(601155)公告称,本公司董事会于2016年10月26日收到王晓松先生的书面辞职申请,王晓松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本公司总裁职务,上述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后生效。同时聘任王振华先生为公司总裁。
公告并未对王晓松离职的原因作出解释,对此业内做出了多种猜测,而其中流传最盛的一种说法是,王晓松有自己的爱好,希望更多投身到自己向往的事业中。
王晓松生于1987年12月,是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的独子,其2009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历。2009年8月进入新城,任常州公司工程部土建工程师,2010年4月起任上海公司工程部助理经理。2013年2月,王晓松任新城地产总裁。2015年12月,王晓松任新城控股董事会总经理兼任住宅事业部总裁。
在王晓松职业生涯中,新城可以说是入门的试炼场,而且一待就是七年。从城市公司的工程部助理经理到集团总裁,他身上肩负着未来接任掌舵者的厚望。
不同于王振华的传统企业运营思路,“互联网”思维是王晓松一直追求的东西。2015年前后,极少公开露面的王晓松罕见地先后两次公开亮相,带来了新城“房企与互联网”的新主题。2014年12月10日与2015年1月16日,王晓松亮相新城地产在上海举办的全民营销平台“新城经纪人”以及社区商业O2O“新橙社”两款APP产品的战略发布会。
作为班子当中的年轻血液,王晓松在想法、思维上都将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朝气与活力,也会更加具备互联网思维。相信王晓松在新的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好。
还有大家的国民老公!!
北京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 王思聪
关键词:不走寻常路
如果说在房企中摸爬滚打七年的王晓松是脱胎于传统房企大染缸,那另外一名著名的地产富二代王思聪之于万达则算是个纯纯粹粹的“门外汉”。
伦敦大学学院哲学系毕业归国后,王思聪担任了万达集团的董事,但并不负责任何事务。个性张扬的他与万达军事化企业文化格格不入,无奈老王给了他五个亿练手,成立PE基金普思投资。且称:“我不过问他任何投资计划,就准备一些钱,让他自己干5年,上20次当。看看能不能成。”
老王最后的“诡计”并未得逞,普思投资并未被王思聪“玩死”,反而越做越大,已经在游戏市场有所斩获,连续收获了两单IPO。
2013年,王健林公开表示,我儿王思聪“投资有了一点进展”。
现在的王思聪依旧是一个嘻戏玩乐、声色满园的“网红顽主”形象,以辛辣评论公众娱乐人物吸睛。自己的生意也蒸蒸日上,普思投资董事长之外,还是IG电子竞技俱乐部创始人。
如此看来,老王“霸王硬上弓”让王思聪接班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难怪会如此纠结:“接班我不是一定要传给他,如果他出色,当然是最好的人选,如果不一定能担得起来,也不一定传给他,可以交给职业经理人。”
接班潮下的困境
事实上,也并非所有的“房企二代”们都希望接过父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房企二代”们对于人生、事业和财富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并不都想过父辈们为他们安排好的人生,对父辈们的理念也并不一定认同。他们也常常希望去从事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事情,创立自己独立的事业。如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2011年进入电竞圈,创建IG俱乐部;2015年创建熊猫TV进军网络直播行业。其创办的普思投资成立仅两年多,业务覆盖22个领域,已被评为“全国PE投资50强”。
又如,中骏置业的次子黄涛2015年9月创办了联合办公品牌FUNWORK,要颠覆传统、无趣的工作方式,打造大规模的创业、办公生态社群,而非接班传统的房地产业务。
房企二代接班不一定是最佳选择
其实,让二代接班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据《新财富》统计,当二代担任董事长但不担任实际控制人时,家族企业的超额收益达到83.17%;当二代成为董事长且是唯一实际控制人时,超额收益就降到33%了。
据美国一知名家族企业研究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性企业未能顺利传承到下一代,88%的企业未能传至第三代,最后仅有不到3%的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仍在继续经营。在中国,更有“富不过三代”之说。
在“房企二代”接班问题上,不少大佬们的看法既是现实的,也是煞费苦心的。在“交班”给儿子王思聪的问题上,万达董事长王健林曾表示:“如果他出色,当然是最好的人选,如果不一定能担得起来,也不一定传给他,可以交给职业经理人。”王健林认为,接班人是培养不出来的,而是在市场竞争中自然而然产生,谁将来胜出就用谁。关于接班人,他没有特意的安排,而且他也从来不赞成培养接班人这个说法,他相信依靠万达的公司组织就能发现最优秀的接班人。
李嘉诚对于培养自己的儿子做接班人,可称为“从娃娃抓起”。在其二子7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旁听董事会。在他们成年后,李嘉诚更有意栽培长子李泽钜为接班人。而对次子李泽楷,李嘉诚则多次出手帮其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
相对的,万科董事长王石更信任良好的公司制度和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他认为,只要企业建立了一个好的制度和团队,谁当接班人并不是最关键的。“这个团队中谁来当班长,应该由制度去选择。”在这种思路下,王石激流勇退,主动退出了经营核心,选择了时年33岁的郁亮成为万科总经理,并为万科引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随后,万科最高领导核心之间的交接班近乎完美,并率先将这家企业带入千亿时代。
同时,除了“接班”的二代们自己争气,父辈们为“交班”做好筹划和准备也是必需的。普华永道发布的“2016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把企业交于继承人接班,但仅有10%的家族企业准备有有健全的、有书面记录及充分沟通的继任或传承规划, 低于全球15%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众多家族企业只忙于公司经营,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这就会导致子女没有能力接班。
另外,如果二代们不能接班,独自撑起父辈们的大业,是否就是“败家子”?对此,均瑶集团副董事长王均豪认为,国外数据显示,家族企业顺利传给下一代的成功率仅为30%,这是规律。所以,他希望中国社会给企业二代们更多的宽容环境,不要形成接班接好了含着金钥匙,接不好就是“败家子”的概念。
综合来源:地产人言、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