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涨消息,一个跌消息,你更相信哪一个?

发布日期::2017-06-02浏览次数:476

摘要:文|叶书利 近期北京楼市有二个一涨一跌的双面消息,极有意思,值得琢磨。 先来看一个跌消息: 在壹书生看来,在调控背景下,总有人因为换房或资金需要,降价回笼现金的个案,但别以“个案”来代表“普遍”。 如果真的普遍性跌了20%,这已经是一场中度泡沫危机了,但市场为何还如此淡定?背后的原因在于,调控背景下,少比例的结构性降价与大比例的结构性坚挺并存,这才是调控背景下楼市的真相,详情逻辑可见此前的房市报告《房价是按怎样的套路耍“降”的?耍“降”下准备抄底,你配吗?》。 另一个是涨消息,但指的是中

文|叶书利


近期北京楼市有二个一涨一跌的双面消息,极有意思,值得琢磨。


先来看一个跌消息:




在壹书生看来,在调控背景下,总有人因为换房或资金需要,降价回笼现金的个案,但别以“个案”来代表“普遍”。


如果真的普遍性跌了20%,这已经是一场中度泡沫危机了,但市场为何还如此淡定?背后的原因在于,调控背景下,少比例的结构性降价与大比例的结构性坚挺并存,这才是调控背景下楼市的真相,详情逻辑可见此前的房市报告《房价是按怎样的套路耍“降”的?耍“降”下准备抄底,你配吗?》。


另一个是涨消息,但指的是中长期地涨,且发言者是北京新任市委书记蔡奇。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


5月25日,在北京市政府,当时还是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的蔡奇(5月27日,蔡奇就任北京市委书记)与中关村一群大佬级企业家座谈,参会的企业家包括柳传志、王小兰、徐井宏、文一波、张颖、赵文权、陈大同、程维、李平等。


座谈会上,有企业家就房地产问题建议北京:“急需解决房价对人才的影响,要有突破性思维,让人才住的上房,买的了房,否则新的人才很难留住”。


蔡奇对此回应道:


毫无疑问,高房价一定会增加城市的商务成本。包括杭州,房价也高的不得了。我们一定要加强房地产的调控。把投资、投机炒房的退出。做到住有所居。


前两天有一个来政府上访的,手上拿了8套房,还到政府来说理。雄安特区一公布,去的最多的就是京牌车。热钱始终存在,很多都是从金融机构贷出来的钱。脱实向虚,很不正常。我们一定要解决购租并举,必须要面对现实。


首都的地价高,房价高,不一定非要买房。现在的土地都要拆出来,老百姓都得按人谈,一个人少说100-200万。我们在大力抓租赁房,尤其是依托产业功能区,建大量的租赁房。在调控市场的同时,推出了五年计划,每年30万套、5年150万套。即使是150万套,也做不到一人一套,更何况,我们还有大量到北京来创业的。


我们共有产权房要面向非京籍放开。非京籍占北京常住人口的37%。现在用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今天已经公开了。2000套已经开始投放,按照公租房的价格。只要是面对人才、面向创业的,政府要补贴。


这一轮的调控要让房价降,当然市场力量比我们要大。北京有限的土地要应对全国刚性需求,这是不对称的。一定要加强需求端的管控。我们大量投放的是自住性商品房,也有一些拿到地的高价房,政府提供基础保障,多样化需求市场调节。要建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要和首都功能相对应。这是我们很揪心、两难的问题。


此外,蔡奇还指出,“房子也是怪圈,房价这么高,还非要买房子。房价高,利润空间就来了,热钱就开始炒房。投资楼市比投资股市聪明,投资人买一套赚一套,真正想买房的就买不上,根源在于没有职住平衡,在于摊大饼。要下决心培育租赁市场。”


对于蔡奇的发言,在壹书生(环京置业首席社群:公众号“壹房产”微信ID:yifangchan-010)看来,蔡奇表达了两个意思:


A,市场比市长大,中长期来看,北京的房价上涨趋势难逆转。未来的商品房日益成为高端人群消费品。


B,中低端人群,不必都得买房住,应转向租赁。因此从现在开始,北京将大力发展租赁市场,以形成购租并举的格局。


换句话,未来的北京市场,有钱人买商品房,钱不多的人租房住。


壹书生在此前的文章《大北京的接盘侠:未来北京楼市就是给有权有钱的人盖的》中已预言过,中国现有14亿人口,而全国最富有、最有权势的10%的人口,即1.4亿人便是大北京楼市的消费人群。


事实上,现实正在如此演义着:目前中国任何一个县中,县内最有钱的那批富豪、最有权势的那些官老爷,有几个在北京没有房屋的?


这便是大北京楼市强势发展的内在现实动力。有点残酷,甚至有些无情,但你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


蔡奇在座谈会上也道了句真话:“当然市场力量比我们要大”,也间接尊重了这个不可逆的市场规律。


对于蔡奇的观点,你怎么看,欢迎在文后的评论区点评一二!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