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高2.8米的大编辑H
1st
一日,打顺风车。车还没到,收到一条消息:今天的车是另外一辆,不介意吧?
加分。第一次碰到主动提前说自己车子不一样的,感觉很靠谱。
上车之后,后排一大人俩小孩,小姑娘冲着我笑:姐姐好。
加分。没叫我阿姨。
后面发生的事情,几乎每一分钟都在加分,超乎我的意料。
开车的师傅看上去四十岁左右,后座的应该是他夫人。两个人一前一后,开始讨论房子的事情。这师傅说的很多点,似乎很有见地。车子一路在高架上狂奔,我有点紧张,心里想,如果伶牙俐齿的寿小姐也在车上就好了,说不定他就会买我们「德科地产频道」的购房课程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个礼拜,我对这个师傅印象深刻,就捡一些还记得的零碎写写。
2nd
「……」
「杭州的房子啊,想买当然可以买,赶紧买。」
「师傅你是做什么的啊?」
「啊?怎么了?」
「感觉你对房地产挺有见地的?」
「那是我自己的兴趣,跟工作没关系的。」
「那你有关注一些房地产的微信公号吗?」
(笑,摇头)「那种号啊都是技术性的,没什么好看的。跟你讲,看房地产不应该从技术层面去看,要从政策面去看。不知道政策,都是白搭。」
那一瞬间,我脑子里闪过了德科第一期会员的课程逻辑,第一课,就是《读懂政策》。师傅说,他出于兴趣关注政策、研究房价已经好几年了。有意思,愿意听结论的懒人很多,包括我也是,那些红头文件光看个标题我就会头晕,要德科写一篇文章来解释才明白是什么意思;愿意长期研究政策的,多半是像德科这样几十年的从业者,甚至想把地产写成诗。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师傅不仅研究,而且他不是专门冲着倒腾房产去的,真的是出于兴趣。
(说到某房企有背景,在杭州萧山刚拿了一块地)「那赶紧去买啊!」师傅的夫人说。
「买房子有什么意思,倒来倒去的有什么意思呢,麻烦。不是说了吗,房子是用来住的,坚决贯彻执行啊。」师傅说。
3rd
高架很通顺,10分钟就到出口了,下了高架,再10分钟就可以到家了。
后半段比前半段更精彩。连师傅的老爷子都出场了,酷。
「现在想想啊,那天吃饭的时候,我爸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杭州现在就是一个隐形的雄安新区。除了2022年的亚运会,一带一路的总部都要设在杭州。而且如果没有中央支持,政府哪来的钱拆这么多房子?不好说啊。」
呃,杭州的顺风车司机,越来越有北京出租车司机的范。但他说得不太对,一带一路的总部设在杭州,是个假新闻。他还说不看微信公号。正规的媒体从未发过这则假新闻。
4th
最后,我还是没能把「德科地产频道」的购房课程成功推销出去。他大概还不明白,除了政策,房子本身是需要用技术含量来甄别的。
说下面这话没有嫌弃我爸的意思,但如果我爸在饭桌上跟我聊起房价、聊起政策,一套一套的,我一定觉得我爸酷毙了。参加我们会员课程的人,估摸着也都有,或者即将有小孩了,将来在饭桌上,别跟孩子说什么「你差不多好找对象了」,说说学到的购房逻辑,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小孩就算听不懂,也会给你加分的吧。
德科说他要写到81岁,到了那时候,大家都是老爷子的年纪了,如果还能在饭桌上跟自己的儿孙聊这些,带着厚重的历史感,就像在指点江山一样,那就更酷了。
5th
我们「德科地产频道」的第二期会员课程,第一场线下课,就在杭州。不知道我能不能问德科要到一张票,请那个师傅来现场听,点评点评。
德科很吝啬,他不肯。他说,付费观念,是人生最重要的观念之一。
Or by a cyder-press, with patient look,
Thou watchest the last oozings hours by hours.
周一至周五推送
3小时演讲:预测楼市的N种方法
德科地产频道线下会员课程杭州场
其实不用买杭州场的票
可以加入德科地产频道会员
DK购房课程2.0
暨德科地产频道第二期会员招募
·Limited 1998·
10场线上直播
01︱买房时机:反周期的秘诀
02︱买哪些城市:「吸附力」与「溢出效应」
03︱买新区还是老城:「李嘉诚定律」的缺陷
04︱买哪种房:基于「产品换代」的涨价模式
05︱户型性价比:哪些户型才是硬通货
06︱楼层性价比:不同楼层的价格秘密
07︱怎么挑房企品牌:要买对不同房企的爆款
08︱地铁房的价值规律:如何掐住价值爆发期
09︱学区房的秘密:如何判断涨价巅峰期
10︱总结课:哪些楼盘值得买哪些不值得买
5场线下课程
Beijing︱「北京模式」下的购房理念大转型
Shanghai︱上海:「上海魔镜」里的房价秘密
Shenzhen︱每座城市都有一个「小深圳」
Chengdu︱地段价值演变的「成都启示录」
Hangzhou︱预测楼市的N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