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地处海淀北部新区的核心区域的青棠湾公租房居住区传出消息,该项目已完成70%的结构施工,预计在今年年底封顶、在2018年底实现入住。
据悉,青棠湾是北京首个绿色建筑三星标准的公租房项目,将为创业者提供3790套公租房,解除其居住的后顾之忧。
作为几年前北京大力发展公租房的代表项目,青棠湾公租房将打大科技牌。据介绍,北京建工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青棠湾绿色居住区研究和绿色建筑的技术咨询单位,在参考国内优秀住区项目的基础上,借鉴了洛杉矶、纽约、波士顿和伦敦绿色住区项目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为青棠湾量身打造了由57项技术指标支撑的实施方案,确保了项目绿色居住区研究的前瞻性和与国际对接。
青棠湾公租房
青棠湾项目采用了建筑主体和内装产业化节时降耗,采用新型玻璃钢外窗隔音隔热,采用集中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节电减排,及红外感应式照明控制等多项技术,支撑起每一栋建筑都达到绿建三星标准。硬质地面100%采用透水铺装、确保下凹绿地达到50%的基础上设置20个下沉式花园、设置3个硅砂调蓄池以及智能灌溉系统等将“海绵城市”成功引入社区。人脸识别、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停车、社区App和智能垃圾回收装置,将实现社区的智慧管理和运营。
事实上,科技一词屡见于住宅项目之中,对于保障房来说,科技还远未给更多的百姓带来实质上的服务。但青棠湾公租房的面市,或将为未来的保障房建筑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
其实,说到这才算进入正题——居住方式。
青棠湾公租房
对于百姓而言,居是人生大事,但方式大体只分为租和买。而在国内,买房的比率要远大于租房。这一方面是理念问题,另一方面就是生活的便捷性。
不少租房人几乎都有被房东以涨价或自主等各式各样理由清退出去的经历。这一个问题的核心便是房子的稳定性。在这样的经历之中,买房成为了最终且唯一的出路。
久而久之,租房的路被堵死,实现居住的通道只有买房这一种,那么房价能不上涨么?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租房的出现便显得尤为重要。房屋的稳定性得以保障,居住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无定所”的问题,分流了购房人群。
此外,市场中形形色色的品牌租房企业开始推出服务更好、年限更长的长租产品,成为了不少白领跟毕业生的首要选择,进一步拓宽了居住选择。
要知道,居住的选择性更对,购买的需求便相对减少少。
最终,还是那句话,需求下来了,房价还会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