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电影《大话西游》剧照(香港)
这几天
朋友圈被一条信息刷了屏:
深圳华侨城某别墅单位以3亿成交
单价高达54万/平米
这也刷新了深圳楼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业内人士些许亢奋
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
普通老百姓的观感也许不一样
我把这信息转发给一个好朋友
他给我回了一句:
那,又怎样?
这让我有点小尴尬
是啊
那又怎样?
也就前两天
知名“经济学家”叶檀女士说:
再过20年
深圳房价或与香港并肩。
现在看来
20年太久
只争朝夕。
这些年
香港一直是深圳房地产市场有意无意的参考标准
一方面
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受香港启蒙颇多
从土地拍卖到开发模式
从产品业态到营销方式……
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香港基因。
一方面
深圳和香港一衣带水
有着频繁的互动和往来
也是我们窥视外面世界的最直接的门户和窗口
香港的今天就是深圳的明天
这样的意识在很多人心目中
根深蒂固。
这些年
深圳的经济和城市发展一日千里
两地GDP已无限接近
深圳赶超香港只剩时间问题
关于深圳楼价向香港看齐甚至超越方面的话题
不绝于耳。
诚然
我对深圳乃至深圳楼市的未来也有足够的信心
理由很简单:
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和创新活力
二是人口容量以及继续净流入的人口吸附力
三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红利以及深圳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这些因素
加上深圳楼市自身的供求格局
以及后发城市在规划和建设方面的优势
让深圳楼价在仰望香港的同时
多了一分“宁有种乎”的信心。
但正如我之前的观点:
影响房价
尤其是高端豪宅价值的因素不仅是经济和人口
还有背后的制度和文化
在这方面
深圳和香港之间的差别和差距不言自明。
无论如何
从大市场的角度来看
在深港合作
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时代背景下
深圳与香港的物业价值不断靠拢
这是可期
也是必然。
那么
问题来了:
在大大亲自见证和推进的新时期的深港合作中
深港地段和物业对标的最佳落脚点在哪?
或者
从大大香港之行中可以窥探一二。
在这些回归活动中
除了出席必要的官方活动
大大现场考察了两个地方:
一是港珠澳大桥
二是西九文化区
为什么重点考察这两个项目
我的看法是: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走向融合的超级通道和桥头堡!
而粤港澳大湾区
是国家级的政绩工程。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澳门+广州+珠海
虽然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
深圳“被”排除在外
但不能否认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最重要最快捷的超级大道
连接香港+广州两大超级城市
带动珠江西岸起飞。
至于西九龙
除了正在发展的西九文化区
让很多深圳人印象深刻的
莫过于圆方之上的ICC以及一众豪宅项目
这个由多家香港知名开发商联手打造的城市综合体
不仅是目前香港最具影响力超级地标之一
也是顶级城市豪宅的标杆所在
天玺+凯旋门+君临天下都曾是香港最贵豪宅的诞生地
在不就的将来
西九龙对于深圳人来说
将会被赋予一个新名字:
那就是西九龙广深港高铁枢纽站
这座建设规模高达43万平米的世界最大的地下车站
不仅是广深港高铁的终点站
也将与现在的西九龙总站(地铁)联通
成为香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
最重要的轨道枢纽。
目前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设已完成90%
计划2018年三季度全部完工
届时每天往来深港列车将多达200班次(高峰时段每班相隔3分钟)
从深圳龙华北
到香港西九龙仅需时23分钟。
可以预期
广深港高铁的全线通车
不仅将进一步提速粤港尤其是深港的融合进程
也让真正的“深港同城”成为可能。
在香港
地铁上盖从来都是城市豪宅一个重要的诞生地
如前文所提及的天玺+君临天下等都属于此类产品
而在深圳
地铁物业
已逐渐成为城市高端豪宅最具竞争力的新品类
因此
以此为参照
也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以西九龙为例
上盖物业如天玺+凯旋门+君临天下
目前放盘售价普遍在50万/平左右
西九龙之于香港&中环
其地位和龙华至于深圳&福田其实很接近
而龙华北站上盖在售的
如定位CBD枢纽综合体的汇德大厦
同样涵盖星级酒店+高端商务+缤纷商业+商务公寓等多种业态
但在售公寓产品(33-65平)
目前均价约5.9万/平米
可见两地同类物业价格
依然有着9-10倍左右的差距
这是差距
或者也是机会?
话说回来:
然而
那又怎样呢?
目前汇德大厦公寓销售已超过9成
即将收官
深港两地的轨道枢纽物业价格能否真正并肩
未来
也只能在二手市场去见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