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彼得潘的朋友彼得嘟,好久不见,怪想我的吧?老样子,冯叔就负责带大家看世界,我就负责钻进那些犄角旮旯里面去,带给大家不一样的视野。
黑手党。
把这三个字缓慢地念出来,都带着一股子莫名的狠劲儿。就像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塑造的经典形象,一言不发,也能让人屏气心惊。
可能黑手党对我们来说有点遥远,想想我们自己的黑帮也是一样的:疯狂的街头火拼、笑里藏刀的无间道戏码、踩着兄弟的尸体上位……作为老大,要管教这么一群随时可能脱缰的小弟,非暴力不能压制吧?
《纽约黑帮》|这漫出屏幕的满眼的煞气,真是让人无法抗拒
组织内部的事情,还是由「当事人」讲出来更有信服力。
有一个美国纽约黑手党的合伙人,路易斯·费南迪( Louis Ferrante ),我们暂且叫他黑手路吧,他在美国干了好几票大案子,21 岁的时候,别人还在费尽心思泡妹子,他已经为自己的老板赚了数百万美元。然而一招不慎被抓入狱关了八年半,出狱之后开辟了一条新的成名道路:写书。他在书里把黑手党的管理方式讲了个底儿掉。
但是我才不觉得他这么做是背叛了组织,相反,倒更像是在给黑手党洗白!因为他这本描述黑手党的书实在是……看上去就像一本《城市良民管理法则》。
我这就来给大家「翻译」几段。
黑手路被捕时的照片,怎么感觉还挺淡定的呢
∞
法则一:用道德约束成员
对,不是我手残打错字,也不是你眼瞎看错了,这群在我们眼里一言不合就剁手、最没有道德底线的人,竟然被「道德操守」约束着。
有一次,黑手路带着三个小伙伴准备来一次价值上百万美元的抢劫,在什么时间点该干什么全都已经计划周全了。不知道哪个眼尖的家伙看到有个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家要过马路,顿时,这几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儿被触发了「雷锋模式」,跑到对面去搀扶那个老人家,还向路中间的车挥手,示意他们减速慢行。
抢劫小组暴露了,几百万的计划泡汤了,但是黑手路丝毫没有怪罪手下多管闲事,因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操守」。另外,他们也有「朋友妻,不可欺」「要把老婆当成小公主一样疼爱」这样的规定。
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就凭你现在的操守,是不是连黑手党都看不上你?
不是所有囚犯都能混得和警长勾肩搭背的
∞
法则二:要管好这个人,先管好他的胃
对,这句话常见于《爱情宝典》《女人必读的男人心理学》之类的「畅销书」中,别问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不是重点!
许多企业也深谙这个道理,给员工提供的伙食简直就是星级餐厅级别的。谷歌员工是一贯的好口福,我就不再重复了,国内的比如华为公司,那菜式,我简直能来一段儿《报菜名》:深井烤鸭上海生煎包子陕西裤带面儿重庆火锅东北大锅炖星座蛋糕……
「美食」这件事儿,估计放眼全宇宙都是通行证。黑手路早就深深地看透了这一点。
告诉我,你没有在偷偷咽口水
在黑手路的皇后区地盘里,有个游戏小赌场,经常因为生意惨淡交不上来保护费。赌场小老板觉得是这块地的位置太偏了,影响自己正常发挥,但黑手路去看了一圈之后告诉他:你都没把别人喂饱,又怎么能让别人玩得尽兴乖乖掏钱?
小老板按照黑手路的建议,在赌场中提供免费食物,果然吸引了一大票赌徒,生意火爆。
我对此很无语,都饿成这样了还要去赌场?属铁公鸡的么都是?结果,黑手路在监狱里的经历一巴掌打醒我:「吃」这件事儿,真的无关「饿不饿」。
他在监狱里的画风也很「清奇」
幸亏狱警机智,临时去外面买了冰淇淋凑数,这群熊孩子马上消停了,那舔冰淇淋的专注程度,我给满分。
听说,糙汉子和甜品更配哦
∞
守则三:温柔劝退
在我们一贯的印象中,加入像黑手党这样的组织,是一件没有退路的事情,生是我党的人,死是我党的死人。但根据黑手路的介绍,黑手党有一套看上去很「温和」的退出机制。
先来和我学几句「黑话」。
「把我鞋子里的石子儿拿走」:这意味着某位仁兄要倒霉了,可能脑袋不保,当然也可能只是被赶出组织。
「把他搁到架子上」:孤立他、疏远他、谁都不要联系他,从精神上关他小黑屋。
「从架子上拿下来」:如果那个被隔离的人知道自己错哪儿了,或者戴罪立功,还可以考虑重新归位;而且这样的人回到组织之后,无疑会更加卖力。
该狠的时候不客气,能松的时候也不绷着,这手段,啧啧,我服。
警匪各有一套暗语,结果这哥们儿还协助特警培训
当然,那本《城市良民管理法则》里面,还有其他很多看上去非常「正派」的条例:
英雄不问出处,不能心怀偏见;
即便做出错误的决定,也好过什么决定都不做;
像管理企业一样把黑手党组织弄成金字塔结构,顶端是老大(董事长),下面是小头目(执行经理);
……
像黑手党这样特别善于抓住手底下人的痛点,然后把大伙儿治得服服帖帖的,让大家哪怕知道自己被利用,照样心甘情愿地贡献价值,也好过现在一些企业,靠树大旗、讲些未来啊美好啊之类的「套路」话。
你觉得呢?
封面图片来自《教父》
编辑|为这些 bad boy 倾倒的彼得嘟
主编|寿佳茵总编|喻潇潇顾问|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