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火爆的楼市,不少人选择度过小长假的方式便是看房。而在高企的新房价格面前,二手房成为了不少购房人的最终选择。然而,8月二手房的成交激增,也让9月的二手房价格飞涨。动辄总价近30万元的涨幅,让房主和购房人开始了今年以来第三次博弈。
二手房量跌价升
“贵得离谱!”这个中秋短假,不少看过二手房的购房人几乎都有着这样一个印象。随着8月二手房成交量的再次冲高,不少新挂牌的房源几乎都有了30万元总价的涨幅。而面对面新一轮的涨幅,换来的却是购房人的不买账。
据房天下数据研究中心,今年中秋节放假期间(9.15—9.17)北京二手房网签量已经远低于之前的周末网签水平。数据显示,在假期期间,北京二手房网签328套,其中住宅280套,日网签套数分别为97、71、160套。而在前一个周末(9.10—9.11),北京二手房日网签套数还保持在了173、275套。
而在另外一份数据中,虽然成交量出现了下滑,但二手房房价却一直保持着上涨的态势。据统计,自今年4月起,每月涨幅呈现了周期性波动,各月涨幅分别为3.54%、0.72%、2.90%、1.00%、2.89%。如果按照北京目前二手房5万元/平方米的均价计算,几乎每个月二手房的单价涨幅都在700元/平方米左右。
“事实上,北京二手房的交易热度在近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在高位。”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但随着成交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也让购房需求被大量释放并透支,所以二手房市场虽然保持在高位,但却有了降温迹象。他表示,今年6月,二手房房源核验新政导致不少交易向6月以后转移,同时政策从严传言也引发了市场心理波动,所以7、8月二手住宅交易量开始回升,但6、7、8三月的市场整体热度依旧不如上半年。
胡景晖分析,7月份—8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持续上涨,除了有6月份市场技术性回调后市场补涨的因素外,近期限购和信贷政策将进一步收紧的传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购房人群的心理恐慌,促使了部分购房人群提前出手入市。
前两次博弈都是房主赢
事实上,对于二手房中最为重要一环的房主却并未感受到二手房即将面临的下滑趋势。对于他们来说,之前的成交价依旧是他们对于手中房源定价的重要考量。
“一套800万元的房子,不到一周时间成交。说明什么?”作为北苑华贸城一套二手房的房主,周先生认为目前的二手房市场依旧是房源主导。而在上述800万元的房子销售后,周先生便把自己房源的售价调整到了900万元。但他惊讶发现,原来涨价的并不只是自己一人。据周边中介介绍,这套800万元的低价房售出后,该小区几乎所有挂牌的二手房几乎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但涨价后,有意购买的人开始变少。”上述中介说道。
而为房主“撑腰”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在今年的二手房成交博弈的对决中,房主还没有输过。据记者了解,今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屡屡创造新的纪录。但每每当房价上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出现了“博弈期”。今年2月、6月都曾出现过。今年2月,北京二手房结束了自去年年底开始的成交激增,月成交套数仅为1.5万套。但在3月,第一次博弈期结束后,这一数值飞涨到了3万套以上并连续3个月保持在这一高位。而在6月,二手房进入第二次博弈期,成交量在当月遭遇“断崖”式下滑。而在7月,二手房再次迎来疯涨,并保持在了2万套以上的水平。
市场有望回归理性
如今,北京二手房市场算得上是今年第三次博弈。但最终的获胜者似乎已不能保证还是房主。
“首先是房屋成交前被看次数增加,决策周期延长。”胡景晖表示,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8月每套房源在成交前的平均被看次数为9.75次,自3月以来已连续5个月上涨,这表明购房人的购房决策周期在逐步拉长,市场或将逐步降温。
此外,在上一轮博弈期后的成交爆发期间,成交量也已经呈现了明显的下降。据统计,从6—8月份,北京二手房整体成交量来看,月均交易量为20583套,与3—5月份27436套的月均成交量相比,下跌了25%。对此,胡景晖表示,近期对于市场进行调整的传闻越来越多,究竟是否调整也将逐步明朗,市场也预计将回归理性逐步降温。因此,9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情况或将定调四季度的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