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深圳昨天卖掉了9套产权面积只有6平米左右的房子。产权面积的确是小的可怜,开发商送了点面积,一块算下来,一套房子实得使用面积差不多在12平米左右(样板间),单套售价88万元,算下来单价超过10万+。
南山区被称之为“中国硅谷”之一的南山区,目前是深圳房价最贵的区,二手房均价早已超过8万+。
6平米的产权面积,对于单身来说,也许还能住的下去,对于一对小夫妻或许也能将就,不过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或许就没那么好使了。不过根据开发商的销售情况来,购买这9套6平米的房子几乎都不是真正的刚需,而是所谓的投资者。所以根据面积算需求也就没多少意义了。
开发商可不管这些,房子有产权就好,多贵多小都会有人买,何况现在总价不到88万,这个价位的诱惑力有多大,下面一组数据能说明一切。
看上去,88万的确是个上车的好机会,不知道如此小的面积会不会在上海和北京等地推广。2012年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要求一个完整带厨卫的住宅,使用面积最小不得低于22平米。未来的迷你户型能比这大点,但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豪宅化下的必由之路?
我 们都知道一线城市由于房价超高,普通的两居、三居室总价已经非常高,而对于新拍出的地王来说,豪宅产品似乎是唯一的方案,对于这样一个趋势,年轻人的选择 似乎已经为零了。而极小户型的出现,算是一种曲线方式。这种极小户型似乎能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二是总价不高。
而香港的住房现 状似乎可以提前感知一番。想当年,我们的住房政策不也是学的香港嘛,比如期房,炒楼花等等。作为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小户型早已成为香港楼市的主流。香港 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5平米,40平米可以被设计成两居室,60平米能做成三居室,而90平米左右的房子可以称之为豪宅。香港主流商品房平均面积不到50平 米,而只有不到9%的家庭能享受60平米以上的住宅。
是想进一步榨干刚需吗?
有 一部分人认为,对于这种极小户型的出现,不是偶然事件。相比深圳这个6平米的户型,未来极小户型的普及才是值得警示的。很显然,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早已是投 机市场,而投机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谁最后接住了,谁就是冤大头。而对于目前的房地产来说,政府和企业的杠杆非常高了,信用风险凸显,已经不得不推出 CDS来解决信用带来的流动性问题。能够继续加杠杆维持这个游戏的也就是居民部门了。对于投机者来说,买房就是个投机行为,盈亏自负无可厚非,而极小户型 的出现似乎是房价高企下刚需的唯一选择。
不过对于当下的楼市来说,由于投机主导了一切,没有人知道房价会在何时掉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泡沫正在扩大,房地产市场正在逼近悬崖,但人们仍然趋之若鹜。
而小户型的出现,或许能够满足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未来房价下跌的时候亏不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