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一,我们只做了一件事:降杠杆。
纵观各城市新的调控政策,除了普遍的限购之外,最主要的仍然是降杠杆,部分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甚至已经达到了70%和80%。
就在今晚,苏州要求名下有一套房且贷款未结清的家庭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低于80%。苏州出台新政的背后是吴江、昆山房价的暴涨,特别是昆山更是创下了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新纪录。
安居客的数据显示,昆山9月份二手房成交均价已经到了惊人的9726元/㎡,环比上涨12.21%,同比达到了39.35%。
中指院百城价格指数也显示,昆山九月份房价环比涨幅达5.4%,每平方米高达12731元,当月位列涨幅第三名。
昆山的房价涨幅的确引起了苏州的警觉,受苏州市区政策加码和上海投资需求外溢的双重作用,昆山成为资本受益区,房价上涨十分凶猛。
不仅苏州,武汉也在近日接连出台新政,9月1日,武汉二套房首付比例上升至40%,10月3日,武汉对本地人实施限贷不限购,二套房首付再次上升至50%,三套房以上必须全款,而外地人在武汉购房则限购又限贷,首套房首付25%,二套必须全款,禁购三套房。
央行希望地方主动降杠杆
多城市联动限购限贷,实际上是央行向我们传递了重要信号。早在上半年,有关人士就曾表态,目前不要指望央行通过全国性的利率调整来改变房地产走势,各地商业银行应及时根据当地房地产现状制定符合地方行情的信贷政策。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央行维持货币政策有宏观考虑,不可能只因为房地产的波动就调整总体信贷环境,各地要以“分城施策”为指导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信贷手段来降杠杆,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
杠杆是个好东西,又是个坏东西
杠杆其实是个中性词,它的好坏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相比较利率对房价的影响,首付比例的调整对房价的影响更直接,利率调整,可能就是每月多几百块钱的还贷,而首付比例的调整可能就意味着如果你今天不买房,明天你立刻要多掏出几十万。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真正降杠杆的城市并不多,所谓真正降杠杆,要从土地、限价、限购、约束恐慌等方面来同步开展。而采取全面措施的,目前只有合肥和苏州。接下来这两个城市企稳回调的可能性大,而其他城市则基本上是跟风推出新政,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搭便车的方式来影响本地楼市预期。此轮集中推出新政明显有统一部署的痕迹,并不能真正体现地方意愿。
在供给端的杠杆,目前公开信息均显示,除了优质房企(龙头和国企)之外,银行普遍不给贷款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银行信贷绝大多数是居民部门贷款。接下来所有出台新政的城市要加大土地供应了,土地最终的成交价将会检验本轮限购的成色。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