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二手房网
 

国内楼市

农民工为什么不能申请保障房?

点击: 390

房价已经上涨到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资产泡沫已经被GF所确认。但在保增长的压力下,房价似乎仍未停止。为此,保障房正在被ZF提到新的高度,不过保障房能否承担过这一重任,现在看来还无法确认。

双轨制正在成为新的住房改革方向。未来有很多人会选择购买商品房,也会有很多人会入只能住保障房,不过这种住房现在还未向农民工开放。

保障房被哪些人买走了?

其实保障房制度已经实施相当长的时间了,不过就实施的效果来看,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让很多人愤慨。原因很简单,保障房本来是为了满足底层民众的住房需求,但这一惠民措施的公平性正受到蚕食。

媒体报道,2015年有超过3.7万套住房被分配给不符合标准的家庭。还有超过5.8万户不符合标准的家庭违规领取了超过6000万元的住房补贴。

这些数字虽然占比不高,但它极大地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因为还有很多符合条件的家庭在期盼住进保障房。

保障房设计初衷


障房的设计本质上仍然是“双轨制”思维。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城镇底层的住房需求,“双轨制”在一定程度满足了普通人对住房的期望,但这种两个标准的设
计方案,在一开始就被盯上了,保障房就好比一块诱人的肥肉,不仅普通人在等待,有钱人也盯上了。这些房子相对于商品房来说太便宜了,购买保障房即使用来出
租也是划算的。

大规模兴建保障房,还有一个初衷——降房价。现在看来第一个初衷完成得不算理想,第二个初衷已经失败。

农民为什么不能申请保障房?

现在的保障房由于和户口挂钩,农民进城很难申请,只能选择购买普通商品房。原因是农民拥有农田和宅基地,虽然价值不比城镇土地,但也算是固定资产,而城镇低收入者则没有这个条件,保障房只提供给他们,也算合理。

可是现在房价涨得厉害,农民买商品房的难度很大,现在各地去库存效果不大的原因也就在这。

三类保障房——廉租房、经适房和两限房,两限房针对“夹心层”,不过现在已经停止了,廉租房和经适房仍然存在,但这两种房源只针对城镇户口人群,不针对身在城市但户口在农村的农民工,这些人是彻彻底底的低收入者。

不过在最新的保障房设计方案中,ZF不在大规模兴建保障房,而是从现有库存商品房中寻找保障房房源,这些房源一部分由ZF团购然后按照保障房标准分配给符合标准的购房者。另外一部分无法购房的人,则给予一定的租房补贴。

农民工还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北京是最先向外地户口开放经适房申请的,不过从其标准来看,基本上只有外地户口的城镇职工能享受,比如教师和毕业5年左右的白领。其他地级市也有开发外地户籍申请保障房的,和北京的标准大同小异,都巧妙地避开了农民工这一群体。

笔者认为,在城镇化的大潮下,大量中小城市又存在很多库存商品房,在“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设计中,有必要向农民开放保障房申请,对于不愿意购房的农民工也应该可以申请住房补贴。

大部分中小城市并不缺房子,房子卖不出去本是发展“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大好时机,地方ZF不要只想着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的方式把房子高价卖给农民,让农民承担高昂的信贷成本,而是应该切实解决农民的住房需求。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