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意外,7月份的信贷数据再次告诉我们,居民贷款绝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不过7月份的数据却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7月份新增贷款只有4636亿元,而6月份则是1.38万亿,缩水66.4%,出现断崖式下跌。
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6月份则是5639亿元,缩水15.4%。同期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
这说明什么?说明金融机构贷款几乎全部是居民中长期贷款,而中长期贷款几乎可以和房贷划等号。
这也说明了另外一点,金融机构贷款对实体经济支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企业新增的投资靠自有活期资金和其他融资渠道支持。
银行的业绩几乎全靠居民贷款支撑,M1和M2的剪刀差再次创下纪录,这些信息都显示,经济转型仍然十分缓慢,金融机构和房地产联系得越来越紧密。
经济下行中的房价
房地产投资增速正在下降,但房价还在上涨,这正常吗?实际上如果我们观察过投资增速和价格关系,就会发现投资增速的变化反映到价格变化上总会有一个滞后性。美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反映到价格上就用了6年时间。
而中国的M2增速则在2010年达到峰值,随后逐渐走低,不过降幅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是因为保增长的需要。而M2的增长则主要表现为房地产投资增速,现如今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10年的33.2%下降至2015年的1%左右,这说明未来几年或许是房地产最后的“好时光”。
经济下行,房价虽然上涨,但其代价是吸收了所有货币,而从货币的效率来看也是极差的。房地产行业利润率的持续下降,虽然房地产的销售额仍在持续增长,实现了稳增长的目的,但以前投资100块钱赚回100块钱的时代早已远去,现在可能连10块钱都赚不到了。
低效率的货币宽松虽然在一定时间内稳定了增长,但却稳不住投资增速,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各行业都进入负增长区间。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很快也会进入负增长的区间,而一旦投资增速进入负增长,房价下跌也不会太久。上文说过,投资增速下跌到房价下跌,美国用了6年时间,考虑到托市等因素,中国的时间可能更长。
房价泡沫之所以还能继续扩大,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GDP数字不能太难看,即使下跌也不能是断崖式下跌,而是十分缓慢的下跌。这就是为什么房地产去库存的同时,房价还能上涨的重要原因。其他行业都靠不住了,严重产能过剩。怎么办?只能靠房地产了。
这也能从侧面解释,在如此巨大的货币量面前,CPI为什么能在低位徘徊,而房价却能一直走高。
抑制资产泡沫的两难
资产泡沫,使富人的固定资产价值大幅上涨,穷人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只能接受资产缩水的命运了,甚至连涨工资都很难,其结果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现在的两难是,我们既要抑制资产泡沫,又要稳增长。前者需要收紧货币,后者则要求宽松货币。这个平衡点在哪?估计没人能给出答案。以至于现在的政策普遍带有“试点”的意思,缺乏长期考虑。房价涨得太狠了就限制一下,GDP压力大了,货币就宽松一下。
现在应该正视的是,GDP下行是必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增长引擎也到了该换的时候了,不要为了保增长而榨干房地产的潜力。将房价推到高点,结果也肯定是重重摔下,到时候转型没成功,房地产却可能陷入万劫不复。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不再有大的调整,房地产投资增速也在稳步下跌。各房价暴涨的城市也收紧了房贷,以降低居民信贷大规模流入房地产。这是意识到了“资产泡沫”的危险,这是好的一面。
不
过已经释放的货币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资产价格还会上涨一段时间,但总体涨幅将逐渐缩小。随着经济的持续下行,这一轮房价上涨可能是最后一轮了,现在要
警惕的是部分城市资产泡沫引发的全局风险。因为这些城市都是热点城市,其房价走势是具备示范和传导效应的,资金一旦发现风险,就会慌不择路。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