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二手房网
 

国内楼市

孩子出生满周后,我的好兄弟卖掉房子离开北京了

点击: 196

我的好兄弟,强哥,今天离开北京了,他的下一站是武汉。

这一年来,他最常跟我提起的一句话是:虽然买了房,但没有北京户口,仍然是“漂”着。

2015年,强哥的媳妇儿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开始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我跟他说:“你的儿子刚一岁,你就着急从北京撤退了吗?”

强哥说:“孩子已经落户在武汉了,虽然我在北京有套房子,但我这种普通白领,积分落户基本不可能,居住证其实就是个二代暂住证,在孩子教育上不解决核心问题,还是不能参加高考啊,即使能够参加中考,晚点回去,留给孩子适应的时间就越短,不如早点回去。”

说实话,我无言以对,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俩的观点十分一致,不过他的孩子来得更早,考虑得更早。作为已婚一族,我恐怕很快也要面临这个问题,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让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

强哥是2012年上半年买的长阳的房子,我是2013年初买的大学城的房子。我比他晚半年,面积差不多,但我的首付和月供均比他高出30%,而且我的房子比他更偏远。

如今三年多过去了,房价的确翻了一番,但由于房子本身就比较偏,换房的成本其实比首套房压力更大(当然是换更大的或者学区更好的),最后的问题都聚焦于孩子教育问题,想来我恐怕也得循着他的路径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刚需?

我们通常理解的刚需是首套房,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切似乎都迎刃而解了,但对于大城市的外地人而言,有了一套房子更像是财务投资,想在这个城市扎根下去仍然十分艰难。中国人一辈子前三十年为自己而活,后三十年为孩子而活,对大多数人而言,真正的刚需是孩子的未来。

强哥今天即将抵达武汉,卖了北京的这套房子,他盘算着先在武汉租套房子,然后尽快在明年上半年解决住房的问题,好在有武汉户口,卖掉北京的那套房子,即使扣除贷款也足够他在武汉买套地段不错的房子。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颗明珠,中部核心城市,武汉这几年频频借得政策东风,房价也在节节上涨,就教育层面来说,武汉也是相当不错的城市。

记得前段时间,笔者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其核心意思是,大城市的房价上涨,最受伤的不是蓝领外地人,也不是本地人,而是那些夹心的所谓白领们,大概是指我和强哥这样的吧。

而该文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蓝领外地人对于住房的需求,仅止步于有个睡觉的地方,尚未真正考虑子女教育问题;本地人有了户口,其他都是次要矛盾;而大量外地来京白领们不得不面对两难抉择,继续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到二线城市为孩子铺路。

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多久?

前些天,樊刚说中国的大城市化进城至少还得两三代人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之后人口开始回流,当然前提是这些接收人口的城市的产业足够吸引人。而在大城市为了保证更多人的纯粹住房需求,将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租赁用房,至于入学问题尚不是当前考虑的重点。

而真到着手解决这租房一族的子女教育需求时,又将是更宏大的公共议题。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