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二手房网
 

国内楼市

如果必须二选一,你更喜欢降房价,还是提高收入?

点击: 519

房地产的风向要变了,准确说是发展模式要变了。

未来要探索的是在确保房地产的支柱地位的同时,又要让老百姓买得起房子。

如何买得起房子?

从根本上说,让房子卖得掉无非两个办法。其一是降价,其二是提高购房者的实力。

而2017年的房价,在前几天几乎已经被定调了:不会跌!那么只剩下一条路了:提高购房者的实力。

靠什么提高购房者的实力?

最根本的是改变收入分配结构,下图左边是我们的现状,而右边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

合理稳定的社会必然是中等收入者占主流。不过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各类机构给出中等收入者占比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就拿“房价收入比”来说,各类机构给出的指标差异挺大,总体都是一线城市非常大,动辄一套房子抵几十年的收入;而任志强则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算法:在计算房价收入比时应该加入个人财产。这样一来,只要你在大城市有套房子,你的名义财产性收入就非常高,房价收入比指标将大大降低。

当然算房价收入比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意义,更重要的是提高收入增速。简单说,房价涨幅与收入增速要一减一增,努力缩小收入与房价之间的差距,不然“房子如何是用来住的”?

收入增速提高相当困难

就刚需购房者耳来说,信贷是非常支持的,绝大多数城市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均在30%左右。但即使这样,很多人仍然买不起房子。目前最需要房子的是两类人,第一类是在大城市的外地白领们,他们希望在大城市落地生根,第二类是三四线城市的农民工们,农民工本身是愿意进城买房的,但无论是首付还是贷款,难度都不低。

对于第一类人,买房有两个难度,第一是社保和纳税有要求,比如北京上海要求5年,第二是首付,这两个门槛让外地人买房难如登天,有钱的时候没资格,5年后收入增速跟不上房价涨幅,手中现金的购买力反而缩水了不少。

对于第二类人,很多群体都盯上他们了,当地ZF希望他们买房,帮助降低经济风险;开发商也希望他们买房,房子卖掉了,可以抽身离去;银行也希望他们买房子,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房贷成为了重要收入来源。

不过收入增速却不怎么乐观,公开数据显示,1-9月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6.3%,而同期GDP增速为6.7%,其中城镇居民增速为5.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5%。这三组数据说明了投资和消费仍然是相对失衡的。

另一组数据也说明了提高收入增速的难度,前几天20个省市公布了2016年的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较2015年有一定幅度下降。这表明,在相对这关键时期,让企业活下去更重要。

“房子是给人住的”说起来相当容易,但如何实质性地推进则需要大智慧,眼下房企拿地成本不低,地方对土地的依赖性并无实质性下降,房价难以出现实质性拐点,而居民收入增速又现降低趋势,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道题解起来着实有些困难。

租赁住房也许是破题之举

从一线城市的趋势来看,给人住的房子不一定属于住房子的人,有房子住就行了,没必要拥有房子。政Ce越来越倾向于解决租房需求,而不是住房需求。简单说,房价收入比已经非常难看了,房租收入比不能再难看了。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