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的一位同学要筹划结婚了,在一个三线小城市,工作5年靠自己实现了贷款买房买车,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跑赢了他所在城市的多数人。
在这个时代,想赚钱并不难。一位熟练的农民工,无论是搞装修还是搞建筑,收入10万+的也不在少数。城市里的白领们,熬几年也能成为有房有车一族。
我们常说,有付出才有收获,但“从温饱到小康”与“小康到富人”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玩法。
从温饱到小康,靠努力工作就可以达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肯努力,混上几年经济状态就会大为改观。只要你不是在一线城市,运气稍好点,有房有车也是不是什么难事,每年还可以来一两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是从小康到富人就完全变了。在这个阶段,努力工作也许能让你维持现在的收入水平或者说跑赢PCI,但资本才能主导一切。出卖劳动获得的收入根本比不上资本增值的速度。
大量数据表明,从小康到富人需要借助三种方式,分别是买房、炒股和当老板创业。
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这三种方式虽然能博得更高的收入,但也面临相当高的风险。
炒股能赚钱的永远是掌握核心消息的少数人;
当老板创业成功也并不容易;
貌似买房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买房意味着相当的资金投入,门槛相当高。
就笔者熟悉的房产来说,机会也越来越少了。笔者前几天梳理了下,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除了被抛弃的东三省,其他中东部省会都已经不能随便买房了。1月1日,西部的西安也不能随便买了,现在就只剩下石家庄、太原和长沙了还不受限。
在中国,普通人博富基本上就靠房子了,但眼下房子已经被认定为“用来住的”,这固然没错,但在关闭买房这扇门的同时,却没有为我们打开另一扇门。
从这个角度说,即使买房有多难,也会有一部分人想方设法挤进楼市。对于以薪金为主要收入的普通人来说,投资更看中安全性,眼下并不是进入楼市的好机会,而对于敢于冒险的人来说,现在更像是一个机会。
2017年的房地产注定不会太出彩,开发商要考虑怎么把高价买来的地变成房子卖出去,而投资者则要寻找为数不多的价值洼地,刚需们则希望商品房的议价空间能打开得再大一些。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