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鱼
从出生到离地
都未曾见过江河,去过大海;
至死都被关在那个小小的鱼缸里
而有些鱼,是关不住的
因为他们属于天空。”
所以,正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可以挣脱鱼缸的束缚,奔向天空的辽阔;当我们年龄渐长后,逐渐明白“家”的含义,更明白父母一生的艰辛。因此,百转千回间,在外拼搏多年的游子开始回到家乡,为家中的老父老母提供一份养老保障。“以房养老”作为保障之一开始进入人们视线。
按理来说,“以房养老”政策本不是一个最新政策,无需论述太多,不过最近,“以房养老”又再一次被推上台面,成为2016年热点词汇。背后是一组数据的产生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
“‘以房养老’两年试点到期 试点城市仅60户投保。”
养老政策沉甸甸 响应者稀落落
6月30日,试点已两年的养老政策迎来“大限。”本应会热火朝天的“以房养老”却被打入冷宫: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四大试点城市只有60户投保,并且仅有幸福人寿一家保险公司推出了相关产品。
可以说,经过了两年时间的运作和管理,“以房养老”政策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并非是个优质决策,可如今令人尴尬的地步又是拜谁所赐呢?未来发展又将走向何方?
2014年 “以房养老”开始试点
“自2014年7月1日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率先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即以房养老)试点,试用期为两年。”
所谓的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就是指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将旗下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置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之后,保险公司将获得抵押房产处置权,处置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2015年4月,家住北京的两位老人,与幸福人寿北京分公司签下投保单,这标志着以房养老保险正式落地。
同时,据相关数据了解到,截止2016年6月28日,投保60户78人。从区域来看,一线城市相较于二线城市,对该产品认知度更高;从家庭构成来看,无子女老人占到40%;从月领养老金来看,以月领养老金5000—10000居多。
“养老政策”缘何由此?
1:迈不过去的“坎”:国人“房情结”难解
“凭什么年轻时拼死拼活还房贷,好不容易到老了,还要把房子抵押出去养老。”这种质疑无疑击中了“以房养老”的情怀软肋。
的确,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才有了套自己的房子,到老了之后,自己却还要把房子抵押出去。这种抵押行为带来的潜在风险太大,大部分家庭无法承受。换句话说,住房是中国人的一个普遍心结,只有住在自己的房屋里,心里才踏实,才会有“家”的归属感。所以,抵押房产这件事,除非有前人率先做出表率,不然要想广大人民普遍认同这项政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除此之外,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是老年人财产的直接继承者;而在“以房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将房屋抵押用于养老,这意味着儿女不再是老人房产的继承者,出于这个原因,老年人也会更加“三思后行。”
2:迈不过去的“坎”:房价认知有差异
“如果我现在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那么未来房价涨了怎么办?”
正是因为这个“怎么办”,大众在政策门前停住了自己的脚步。
有业内人士分析到,由于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波动较大,导致保险公司与“以房养老”客户对于未来房价走势产生认知差异。对此,胖红认为,如今的房价走势不可控,未来的房市发展趋势尚不明确。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房价涨跌难以预测,如果某天房价下跌,那么保险公司不仅有可能收不到因房屋而产生的溢价,更有可能产生亏损;对于大众而言,大众本身对保险行业就有所偏见、市场上还未有专业的商业机构来监督运行这项政策,再加上老百姓秉着“以后房价肯定还会接着涨”的心态,综合因素作用下,老百姓必然不会轻易将房产置于保险公司之上。
3:迈不过去的“坎”:与养老金替代率有关
对此,天津中原投资顾问部总经理高飞认为,“以房养老”落实效果不佳与养老金替代率有关。也就是说,员工在职时,购买能力相对较强;而当员工离职后,购买能力相对较弱。对于部分老人们来说,老年时期的消费水平本就不高,恰逢此时,老人又要将房产抵押出去,这种类似“鸡飞蛋打”的做法又有谁会认可呢?
所谓的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收入替代率,已经远远超过80%,据网上披露的资料,高达92%-107%。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从改革初期的60%多降低至40%左右的低水平。截然不同的替代率让大部分老人在政策面前“不敢动。”
打破当前困局 推动政策发展
老人养老,从根本上来说养的不就是个“踏实、心安”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养老经验。国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以房养老”体系,他们凭借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老年人权益;天津中原投资部总经理高飞认为,要想真正的打破当前困局,国家应该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完善立法、加强人员管理等多种措施来建立基本养老制度。而不仅仅只是个人+金融机构的单线流程。
天津中原投资部总经理高飞随后还补充到,老龄化提升,但养老支出相对较少,未来居家式养老或将成为时代主流,社区中心可提供日常的治疗、救护工作;更重要的是,一些僵尸机构要变成实在的救助部门,要“实实在在做事。”
针对养老,不少开发商都推出了相关措施。当谈及这个问题时,高飞提醒到:“一定要将健康地产落实在实处。”有些开发商在周边绿化、小区氛围上也是下足了心血。比如说,胖红实地走访过的远洋心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位于新港区域的远洋心里自开盘日起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字型楼座排布形式在保证采光的同时还能保证小区景观视野和良好私密性,足可以让家里的老人四季均能享受到最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全龄化社区让老人不用走出小区就能满足自身需求,楼下散个步、跳个舞、购个物。小区随你转,无论怎么转都值了。